铁血宋徽宗 第235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那三名匠人的爹妈没死,反而是被儿子‘接去京城’享福。

  高俅:“他们说的准不是大宋京城。”

  李纲抵达京城去吏部述职、正准备进宫面圣。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4-02 04:22:43~2021-04-03 03:31: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好天光、昨夜星辰 1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15章 忧虑和谣言

  镶嵌玉片的革带能系紧两扣,还有两扣就抵达目标。

  林玄礼决定奖励自己吃点好的,亲自挽起袖子,下到皇后宫中的小厨房里,炸了一点嫩地瓜,炸了许多的薯条,可惜现在的土豆很小,不算是正经薯条。

  一个砂锅里熬着番茄酱,薯条二次复炸之后,番茄酱刚好浓稠,加一点糯米粉收汁刚刚好。然后按照先进的风俗,浇汁上去,用筷子夹着吃。

  淀粉勾芡在凉透之后会不那么粘稠,但糯米粉勾芡则不同,凉了之后更黏。

  李纲今年三十三岁,是个异常年轻的知府,而且已经做满了一任。就算在天才辈出的宋代,也算是比较少见。恭恭敬敬的讲起自己在任职期间,对当地做出的改变,倡导官吏们节俭勤恳,爱惜民力,推行的教育书籍和农具,‘敕建书报亭’的新增数目,修造的道路、桥梁、宫观以及其他建筑,当地的人口,粮盐肉蛋的价格,朝廷征税征兵以及减免赋税的额度。而且每一项数据都核实了。

  林玄礼心满意足的听他述职,端详他,年轻,五官端正又气质不凡,还没开始留胡子,双眼诚恳真切又带着崇拜的小星星,不开玩笑的说,李纲说起治理地方出现的成效时,真是双眼闪闪发亮,一看就是准备为国家奉献终身的人。“很好。非常好。”

  李纲暗暗松了口气,看起来官家对此满意,但在陈述时一番反思,发现自己还有两个小细节上可以做得更好。

  林玄礼问:“前些年你还时常上奏,谈论朝廷弊政,最近一年怎么没有了?你看大宋现在,还有什么弊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