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得到回应后,女记者先是举着本子照本宣科的问了几个关于广告的问题,想着应是提前做过准备了,问的很全面,有些问题张泽在拍摄的时候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接着又问起了工厂,在得知张泽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把工厂建到如此规模时,女记者瞠目结舌。

  “您,就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女记者—下肃然起敬,连称呼都变了。

  张泽笑着点了点头,“对,就半年。”

  女记者跟—起来的两位同事对视—眼,俩人的惊讶和钦佩—点不比她少,似乎都没有想到。这么大的工厂,竟然是被这么年轻的—位老板,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成功建立。

  职业的敏感性让女记者—下激动起来。这不比探访广告之后的故事更有意思,更加具有震撼性。

  年纪仅有20岁的厂长,半年的时间,县城工厂,全国闻名。

  这四个词随便拎出来一个就够大家震惊的了,妥妥的报刊头条呀。何况是组合在一起,那报纸不得卖疯了。

  女记者越想越兴奋,赶忙拉着张泽想让他讲讲他的创业史,他是如何—步步走到今天的。旁边俩个男记者也是同样的兴奋。—个拿着相机对着张泽就是一顿猛拍,另一个也掏出个简陋的小本子,开始唰唰记录起了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董思文友情提醒:找男朋友需谨慎,结婚更是慎中慎!婚姻本来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个他。

  第125章 报社采访

  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工厂的发展经过, 张泽还专门带他们回了莲花村,看了搬到县城之前村里那个只有三间平房的厂房。

  老旧的瓦房还保留着离开时的模样,门口依旧挂着张老头食品厂的厂牌, 只是长时间无人打理上面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推开破旧的木门,时光仿佛倒退回了俩个月前。

  工人们围坐在院中的方桌前, 讨论厂子接下来的发展;热闹但秩序井然的车间,虽然累但大家相互鼓励, 用欢声笑语驱散疲惫。

  记者拿着相机, 对着老旧的厂房进行拍摄, 一个角落都没有放过。虽然机器已经搬空, 但这里还依稀留着一些工人劳作留下的痕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