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5 / 5)
美,情绪热烈、欢快。这些特点决定了圆舞曲的体裁特征:速度较快,拍或拍,这
些特点,配合上环绕支点音旋转的音调,便生动地产生旋转打圈的动作感。圆舞曲
的体裁特征,更鲜明地体现在它的伴奏音型中。典型的圆舞曲伴奏音型是强弱分明
的三个均匀的四分音符(在拍则是八分音符),每小节一个和弦,第一拍是强拍,
奏和弦的低音。第二、三拍是弱拍,在较高音区奏其它和弦音。
芬兰作曲家西贝流士的「忧伤圆舞曲」以伴随死神趁著垂死老妇随伺的儿子睡
著之际,化身做其亡夫邀舞的情节;主题动机以相当隐喻的旋律展开预示死亡,中
段的相当甜美的旋律延伸出高昂的情绪,象征与亡夫相逢的喜悦,最初的阴沉旋律
最后仍接管了一切,末尾三个不安的和弦意味死神在儿子醒来的那一刻,带走了他 ↑返回顶部↑
些特点,配合上环绕支点音旋转的音调,便生动地产生旋转打圈的动作感。圆舞曲
的体裁特征,更鲜明地体现在它的伴奏音型中。典型的圆舞曲伴奏音型是强弱分明
的三个均匀的四分音符(在拍则是八分音符),每小节一个和弦,第一拍是强拍,
奏和弦的低音。第二、三拍是弱拍,在较高音区奏其它和弦音。
芬兰作曲家西贝流士的「忧伤圆舞曲」以伴随死神趁著垂死老妇随伺的儿子睡
著之际,化身做其亡夫邀舞的情节;主题动机以相当隐喻的旋律展开预示死亡,中
段的相当甜美的旋律延伸出高昂的情绪,象征与亡夫相逢的喜悦,最初的阴沉旋律
最后仍接管了一切,末尾三个不安的和弦意味死神在儿子醒来的那一刻,带走了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