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堂前雁(双重生) 第38章(1 / 7)
李太傅每年送来的东西,不是她喜欢的,就是她正好想要的,王蒨从前没觉着奇怪,她小时候不懂朝中局势,时常与太傅说话,以为李太傅对自己有些了解,才能送得合她心意。
可这会儿,她想起自己先前的猜测,连忙问道:“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监视我的?”
李意行看了她一会儿:“阿蒨一定要说得这样难听么?”
他不敢再听她的指责,面色微白,轻声告诉她:“阿耶当初教我弄清朝中局势,连带着将几大家族之中的人物来历都与我说清楚了,他盼我能揣测人心,自然也将你们姐妹三人的事情说了。”
“其实不用一直看的,阿耶只是想要我能记清众人。”
尤其是王蒨,她的日程有什么可看?躲在两位阿姐的后面,不聪明、不起眼,成日不是去太学就是回府中睡觉。
李意行起初对这位王三公主感到惊奇。他那会儿也很年幼,刚涉政事,一腔热血,见朝中皇权四分五裂,各家抗衡,又听人报过大公主锱铢必较的性子,二公主骑着马四处与人打闹,不是善茬,他还以为王三公主必然接继了两位王姐的秉性,是个不好惹的主。
没想到这位小他两岁的三公主,在太学中就平庸无奇,为人处世又是胆小怕事的,与两个姐姐截然不同。
这样的朝政下,她怎么能如此心安?李意行因此感到费解,还特意去问阿耶:“子柏不解,两位公主珠玉在前,为何三公主如此避世?莫非是养精蓄锐吗?”
郎主意味深长:“既有珠玉,何必还要生个木椟,多生闲话,各有嫌隙。然而终归是女子,由着两位公主闹去吧,你只须弄明白袁家与谢家之间的利害。”
李意行没有继续问,却长了心眼。
他弄明白,不是三公主自甘平庸,是两位王姐将她保护得太好,世人背地里议论,反倒叫她更自轻,怪可怜的。
李意行回过神,正要继续开口,王蒨却已想透彻了:“那支花灯是你送的?”
她八岁时,学堂里的女郎中兴起编竹叶花灯,还要自己动手,可王蒨学不会,也没人教她,夜里偷偷在书册中提笔乱写:“花灯无趣,编了也岸边无人,无趣无趣!”
一连三个无趣,她不敢承认自己也想要。
↑返回顶部↑
可这会儿,她想起自己先前的猜测,连忙问道:“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监视我的?”
李意行看了她一会儿:“阿蒨一定要说得这样难听么?”
他不敢再听她的指责,面色微白,轻声告诉她:“阿耶当初教我弄清朝中局势,连带着将几大家族之中的人物来历都与我说清楚了,他盼我能揣测人心,自然也将你们姐妹三人的事情说了。”
“其实不用一直看的,阿耶只是想要我能记清众人。”
尤其是王蒨,她的日程有什么可看?躲在两位阿姐的后面,不聪明、不起眼,成日不是去太学就是回府中睡觉。
李意行起初对这位王三公主感到惊奇。他那会儿也很年幼,刚涉政事,一腔热血,见朝中皇权四分五裂,各家抗衡,又听人报过大公主锱铢必较的性子,二公主骑着马四处与人打闹,不是善茬,他还以为王三公主必然接继了两位王姐的秉性,是个不好惹的主。
没想到这位小他两岁的三公主,在太学中就平庸无奇,为人处世又是胆小怕事的,与两个姐姐截然不同。
这样的朝政下,她怎么能如此心安?李意行因此感到费解,还特意去问阿耶:“子柏不解,两位公主珠玉在前,为何三公主如此避世?莫非是养精蓄锐吗?”
郎主意味深长:“既有珠玉,何必还要生个木椟,多生闲话,各有嫌隙。然而终归是女子,由着两位公主闹去吧,你只须弄明白袁家与谢家之间的利害。”
李意行没有继续问,却长了心眼。
他弄明白,不是三公主自甘平庸,是两位王姐将她保护得太好,世人背地里议论,反倒叫她更自轻,怪可怜的。
李意行回过神,正要继续开口,王蒨却已想透彻了:“那支花灯是你送的?”
她八岁时,学堂里的女郎中兴起编竹叶花灯,还要自己动手,可王蒨学不会,也没人教她,夜里偷偷在书册中提笔乱写:“花灯无趣,编了也岸边无人,无趣无趣!”
一连三个无趣,她不敢承认自己也想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