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確啊。」

  「這就是典型的鞠躬盡瘁之他我滿足型的行為感受。張太太,妳對需要妳的人特別有感情,因為妳在他們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生存的價值,妳的三個兒女在人生的歷程中不能沒有妳,因此妳對三個子女付出最多,對他們的愛也最多。」

  「……」

  「在妳過世後,妳又馬上從幫忙照顧孫子的生活裡,找到了死後人生的意義——亦即,儘管妳的兒女不需要妳了,但妳還是找到足以令妳不斷持續付出的對象,也就是孫子。」

  「但我的曾孫就不需要我了?」

  「也許只是需要的形式不一樣了,但,可以這麼說。」

  「那我現在該怎麼辦呢?」

  怎麼辦呢?

  這個當了四十年的諮商師可不是幹假的,立刻搬出熟練到不行的語訶。

  這就要看你思考這件事情的角度、這個答案要問你自己、每個人對這件事的看法都不一樣、如何看待它要由你自己的價值觀決定、我想這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這就得看你怎麼從中取捨而定了、你看待問題的角度決定了你處理事情的態度、轉換得失的立場會讓你看到事情更多的面向……

  這些擁有最大包容尺度的句子,乍聽之下充滿了賢者的智慧,但都缺乏一個充滿力量的指示——很遺憾,都不是張嬸想要的。

  「能給我一些建議嗎?」張嬸眉頭皺得很久了。

  「從娛樂的角度,可以多看電影,打打麻將,打打撲克牌,玩電視遊樂器。但要持續提昇心靈上的快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看書。我們有很多永生人因為不斷看書、廣泛涉獵上個世紀的經典好書,而得到了心靈上的滿足,迴響很好。」

  其實迴響很好是諮商師訓練手冊上的一貫講法,根本沒有實際的統計資料。

  「有沒有推薦的書單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