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为官指南 第72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了,除此之外这些大人倒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去弄一些尝一尝。现在不是在下发红薯土豆辣椒等作为种子给百姓种下去吗?只要花些银子,倒是不难从这些百姓手里收上一些回来。

  只是这个时候,陛下还有内阁的阁老还有六部官员都在为将红薯土豆推广在忙活,朝堂之内还有下面州县都在铆足劲让百姓将红薯土豆等种下去,要是有谁为了一时之利,而花银子去从百姓手里收种子,必然会被群起而攻之,甚至还会被一折奏折告到陛下那里去,到那个时候这下场就可想而知了。因而这会儿就算诸位大人因为口腹之欲,对红薯土豆辣椒异常稀罕的,也没有人敢去从百姓手里夺食。

  而下面百姓呢,也有一些消息灵通之人,他们听着连上面的青天大老爷都无比稀罕这红薯土豆,那么这肯定就是个好的,种下去准没错。更何况那上面的大人说了,这红薯土豆等收获的时候产量可都是足有几千斤,这要是真的,一家人来年的口粮是不用愁了,交完赋税之后还能过一个好年,一家老小更是可以都吃的饱饱的,这等好事,他们怎么会舍得往外推呢?

  所以这些百姓自从领到了自己一户的那些红薯土豆作为种子外,几乎是没有不把其当回事的,抗拒在田里种这些的,他们都很是卖力地种了下去,细心按照这来村里的几位大人讲的方法侍弄,就等着收获的时候可以堆满家中粮仓了。

  京郊附近百姓可以家家户户都领到种子回去种,这还是沾了地处天子脚下的福,凡是有好事当然最先便临到的就是京城附近的百姓了,这也是为何京城附近的百姓比下面许多州县百姓富庶一点的原因。

  而其他各省州县的百姓,这第一年是暂时临不到领种子回去种了,因为杨云清几处庄子上的产量加起来虽然也有几十万斤,但是稍微一摊下去,就没有多少了,自然是不可能第一年就可以在全大周境内就推广开的。

  下面各省州县,只能先拨一部分红薯土豆辣椒等给州署县衙,由朝廷官员派人种下去,待到收获了之后,产量上去了,再在省内州县推广开来。

  杨云清对此也不急,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路当然是要一步一步走了,最迟三年,大周境内应该就能全部普及开了,到那个时候这粮食方面便是不愁了,以后就算是哪里发生了什么天灾人祸,朝廷这边也能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去赈灾。

  第171章 并肩    当然除了京郊附近的百姓拥有……

  当然除了京郊附近的百姓拥有户户都可以领到红薯土豆等作为种子回家种植的殊荣之外, 杨云清的老家祁县那边也沾了光,他早在大半年钱开始种红薯土豆这些的时候,就往老家祁县那边也送了一份, 让那边的管事也种上。

  老家那边动静不大, 而且他这个次辅也不在那边,所以就算是早就开始种了也没有什么人盯上, 那边只是种了一百亩左右,远远比不上京城这边, 但是作为种子发放给祁县中的百姓还是够的, 只不过是每一户少分了一些, 但是等到了来年产量上来了就好了。

  而在祁县那边杨云清的声望十分之高, 比起那边三年或是六年一任的知县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当那边知县一说这是杨次辅杨大人吩咐下去, 让百姓种植的时候,百姓是听了之后连问都没问为什么就立马给种了。

  因为这么一桩事,朝廷上下肉眼可见的忙了起来, 杨云清作为主事人首当其冲,这一阵子回府的时间越来越晚, 好在凤阳也知道他最近在做的事情的重要程度, 对他很是理解, 也没有因为杨云清早出晚归而埋怨。

  当然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凤阳她自己要做的事情也有很多。以前她要做的除去隔三差五进宫看望母后, 跟母后聊聊天, 还要偶尔出去参加其他夫人举办的各种宴会。在不久之前, 她又多了一项事务,那就是看账本,听管事的汇报下面的一些情况。

  这是因为杨云清之前见凤阳白日在家未免有些无聊, 想找些事情给她解闷,让凤阳也有些事情干。于是就将那些学院、藏书楼、育婴院的事情交给了她,吩咐以后管事的把学院等地方的经营情况都向凤阳汇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