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来是蓄谋已久啊。”小李说着,把章警官领进了凿有大洞的房间里。

  整个房间、门都铺垫着厚厚的长毛毛垫,中央修了一条长长的木梯直通天花板的大洞,为做到绝对的消音,楼梯板还铺上了厚厚的棉花。楼上流下的鲜血早把楼梯板的棉花浸湿,血滴下来才发出“啪啪”的声音。

  章警官走出房间,正准备到旁边的小房子转了转,一个刑警领着位被吓得脸色苍白的女人,在门外把他叫住:“头儿,她就是把这房子转手出租给嫌疑人的女中介。”

  ***** *******************

  接下来的调查,既顺利得不可思议,引出的谜团却又越来越多,这都令章警官头疼不已。

  首先,作案手法显而易见:从陆璐藏在冰箱的杯子里,果然验出了以脱氧麻黄碱为主、几种均能致人产生幻觉的化合物为副的不知名药物,而从冯志诚的杯子,也验出了安眠药的成分。从残留药物在杯子的分布情况来看,极有可能是两名嫌疑犯趁着主人上班,先潜入屋内将药分别抹在杯底,以让男主人晚上沉睡,女主人失控。一旦时机成熟,她俩就从楼下爬至楼上睡房装神弄鬼,待有风吹草动,又从原路爬回楼下潜伏。

  且不说那个为了潜入而凿开的大洞和修起的木梯会给她们带来多大的作案风险——据先开门进来的刑警报告,屋子的大门是在外面上的锁,各阳台的落地窗及窗台的锁也没有被打开过的痕迹,也就是说,这两个女人是不可能自行走出这间房子的。凿洞期间被发现,在楼上主人在家期间,房间的门只要没关好,她们哪怕上厕所冲冲水,又或是上楼作案被发现,她们都无处可逃。以现在“高新”犯罪技术,配一把楼上房门的钥匙可方便得多。

  如此大费周折,她们的作案动机又是什么?

  从调查情况看,楼上没有失窃,家里的电脑亦未发现有被盗用过的痕迹。

  疑犯的目的是寻仇也说不过去,两嫌疑犯既然能在楼上下安眠药和兴奋剂,自然也能投放更致命的药物,但疑犯却没这么干:疑犯觉得楼上二人“罪”不至死?顶着如此高的作案风险,就为了吓人吗?但,目的是什么?

  “那位先生多次问及楼上的情况,好像对楼上的房子更感兴趣,听说那房子卖掉了,他才一次性租了楼下半年。真没想到他是用房子干这档事。”出租房子的女中介如此说。

  “那位先生”也证实了章警官对楼下房子大门从外上锁的猜想——涉案的还有第三个人,而那个人才是本次作案的幕后操纵者。他要吓女主人,是为了迫迁吗?

  但要找出这个男人却并不容易。男人向女中介提供的身份证复印件当然是假的。“他戴着帽子和黑镜,身上一点特征也没有。若不是他手上那枚漂亮的钻戒,我还以为他是来打劫的呢!”女中介哭丧着脸,“当时我先顾着盯他的戒指,后来又被他放下的大叠钞票吸引……再说这都是五个月之前的事啦!不记得很正常吧,不是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