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1 / 4)
周太后执意要违背先帝“皇后钱氏名位素定,当尽孝以终天年,皇后它日寿终,宜同朕合葬”(注释3)的遗言。
执意将身为嫡妻的钱太后另外葬在别处。
至于天寿山的裕陵,则必须按照皇帝与皇后同葬的规格,待她百年之后,与大行皇帝朱祁镇同穴。
周太后上一次类似的举动,是在朱祁镇驾崩后,阻止内阁大臣给钱太后上尊号,只允许他们给自己上。
这样以庶凌嫡,动摇祖制的做法,自然又受到了百官的反弹。
之后经过礼部的商议,决定将陵墓的样式改为三人同穴,以此作为转圜。
谁知道周太后还是不依不饶,几次寻死觅活,将朱见深逼得狼狈不堪。
而外朝的百官在得不到回应后,于当年的七月初一,在文华殿门外,以礼部为首的官员,集合数百名在京的官员,“哭谏”朱见深。
此举虽然没有打动朱见深,却着实吓坏了周太后。
这老太太也就对着儿子和一众儿媳妇作威作福,面对百官的压力,则直接放下了她太后的架子,逃回了仁寿宫,也同意了三人合葬的提议。
虽然此事最终得到了解决,不过这根刺,从此就扎在了朱见深的心上。
朕,大明朝的皇帝,被百官给要挟了。
这么多年来,朱见深已经将这件事情当做了他人生中的一大屈辱——这些朝臣们,只要互相串联,就可以撼动皇权,逼迫皇帝——这难道不可怕么?
若朕是太祖爷爷,是太宗爷爷,宣宗爷爷那样的强人,他们还敢么?别说几百人哭谏,哪怕是几千人哭谏又如何?
而如今,他曾经最厌恶的一幕,又发生了。
↑返回顶部↑
执意将身为嫡妻的钱太后另外葬在别处。
至于天寿山的裕陵,则必须按照皇帝与皇后同葬的规格,待她百年之后,与大行皇帝朱祁镇同穴。
周太后上一次类似的举动,是在朱祁镇驾崩后,阻止内阁大臣给钱太后上尊号,只允许他们给自己上。
这样以庶凌嫡,动摇祖制的做法,自然又受到了百官的反弹。
之后经过礼部的商议,决定将陵墓的样式改为三人同穴,以此作为转圜。
谁知道周太后还是不依不饶,几次寻死觅活,将朱见深逼得狼狈不堪。
而外朝的百官在得不到回应后,于当年的七月初一,在文华殿门外,以礼部为首的官员,集合数百名在京的官员,“哭谏”朱见深。
此举虽然没有打动朱见深,却着实吓坏了周太后。
这老太太也就对着儿子和一众儿媳妇作威作福,面对百官的压力,则直接放下了她太后的架子,逃回了仁寿宫,也同意了三人合葬的提议。
虽然此事最终得到了解决,不过这根刺,从此就扎在了朱见深的心上。
朕,大明朝的皇帝,被百官给要挟了。
这么多年来,朱见深已经将这件事情当做了他人生中的一大屈辱——这些朝臣们,只要互相串联,就可以撼动皇权,逼迫皇帝——这难道不可怕么?
若朕是太祖爷爷,是太宗爷爷,宣宗爷爷那样的强人,他们还敢么?别说几百人哭谏,哪怕是几千人哭谏又如何?
而如今,他曾经最厌恶的一幕,又发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