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书就得挂(科举) 第126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会试考试的内容与乡试十分类似,依旧围绕着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而这些东西又都是赵景焕最为擅长的。

  或许不是他擅长,而是曾先生擅长,这一位老师很有应试教育的风范,在赵景焕拜师的那一日开始就抓着他这几个方向敲打。

  这几年的时间,若不是赵景焕还记得系统存在要积攒积分,所以有心思读写背诵其他的类目,不然这一位老师都能让他畅游在四书五经的海洋中。

  曾先生的锤打效果显著,至少在考官不随性发挥的情况下,他总能快很准的猜中考题,然后顺势而为,答出让人挑不出毛病来的卷子。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八年来勤学苦练的重复练习,让赵景焕的书法在三个月前踏入了高级书法,也就是说他现在练字一次,就能拿到1000个积分。

  不再是可怜巴巴的10分,也不是100分,而是1000分,如果不是练字获取积分每日只有一次,赵景焕简直恨不得直接刷爆积分系统。

  酣畅淋漓的结果就是,时间才刚过去一半赵景焕就已经答完了卷子,还誊写完毕。

  赵景焕从头至尾检查了一遍,觉得自己这一次确实是超长发挥了,也许头上这朵牡丹花真的有点用处。

  他看了几遍觉得自己也挑不出毛病来,索性将卷子小心翼翼的放好,又把那多簪花取下来藏起来,这才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

  这一起来赵景焕就窘迫不已,只觉得自己一舒展开去,这个考棚能直接被挤塌了,到时候考官会不会直接取消他的考试资格。

  赵景焕想了想那一位林翰林刚正死板的性子,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去挑战他的耐心。

  勉强蜷缩着活动了一下筋骨,赵景焕索性蹲下来点起了炉子,他虽然不冷,但是肚子饿。

  熟练的点火上锅,将大米和一些材料一锅扔进去之后就用文火慢慢炖着,这是赵老夫人帮他想出来的法子,里头的材料都是用盐和其他材料腌制过的,本身就带着味道,虽说最后味道不一定可口,但肯定比他随意乱煮的好吃。

  赵景焕用木板垫了垫直接坐在地上,看着眼前开始咕咚咕咚的小炉子,心思却不知道飘到了哪里去。

  这几年赵家闭门守孝,对外面的事情却不是一无所知,老皇帝托着愈发年迈的身体却不肯立下太子,那几位世子却已经急红了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