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孩子老人更久。

  等到下了山,还要渡河走山路,约莫得需要三个小时才能走一趟单程。

  以前也不是没有修建过索道,但是索道开启一次就要消耗几百度电,村民们根本承担不起,后来就干脆拆卸了。

  不提交通这个难题,雀儿山这一带其实自然条件是不错的,有山有水,有可供植物茂密生长的土地,气候条件也不错。

  山里除了山货,还有产量颇高的青花椒以及山核桃。

  山上也养家畜,可同样因为交通问题,家畜都是自产自销。

  村民们的收入,基本上就是些零散卖的山货,这个倒是镇上长年累月都有专门的贩子在收购。可惜东西也是贱价,卖不出高价。

  一家人主要的收入来源,要么就是有人在外务工,要么就是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进山扒拉山货,一点一点从泥巴里抠出钱来。

  相较于过低的收入,支出里的大头,基本上就是家里念书的孩子。

  楼岚找老赵校长打听了一下,每年每个学生大概要2000元生活费,这开销比起外面来确实算是很低的。

  可低消费,也意味着生活条件的艰苦拮据。

  另外一个,这边的家庭,家里孩子普遍多,正应了那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老话。

  就楼岚看见的这一代已经算是好的了,最多也就四个孩子。

  老赵校长说,往前数个十来年,每家每户五到六个孩子都是稀疏平常,至于计划生育那会儿,正应了天高皇帝远那句话,这也是常情。

  因为条件艰苦,山上的女孩儿嫁人,聘礼收12万,男人要娶媳妇上山,就得多个3万左右,就这也不一定有女孩儿愿意嫁过来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