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翔15号要去谢菲尔德,她还能去吗?”

  “去,罗马到伦敦也不远,到时候看她状态,要是太累我就不让她上。”

  “行,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一切你看着安排,首先注意不要受伤,其次不要太累,外出注意安全。有什么事及时打电话回来,大使馆领事馆都可以帮你们的。”

  “行行,我知道了。有事我先跟孙总商量,不行就找您。”

  *

  对于爱徒非要跟爱德华兹别苗头的思想,周瑾纶也没什么想法,田薇薇同学一直是一个很有主见可能是过分有主见的孩子,她想做什么事,总能做成。以前你还能当她是个“孩子”,现在法定成年了,更没法左右她的意见了。

  他想了几天,恍然大悟其实从田薇薇一开始决定要练跑步的时候起,她就是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前进的。与其说他“决定”训练她,不如说是她“选择”了他。

  现在想想,当年他怎么就被说服了呢?好像是她确实跑的比一般孩子要快不少,他就心动了。天知道他本来是一个篮球教练,怎么会想到教短跑呢……

  时间过得这么快!当年那个看上去瘦瘦弱弱的女孩子已经18岁了,还已经成了一个很不错的短跑运动员。他没有预知能力,不能说她将来就一定能成为刘翔姚明式的“明星”,但至少她会在中国的体育史上留下名字。

  为了这个理想,他愿意全力以赴帮助她。

  这叫什么?这也是一种“养成”,在体总来说是“投资”,但体总这个冷冰冰的机器投资的运动员不是一个两个,而她对他来说,就是“绝无仅有”的那个。

  就像孙总和刘翔,孙海平有其他弟子,但只在刘翔身上倾注了无数心血。

  其实孙式培养法并不好,不适合批量带弟子,一个教练的精力是有限的,事无巨细从头到脚的关注,其实还是旧社会师父带徒弟的那种带法,人数有限,体总其实希望教练能够将训练运动员的方式方法普及化、大众化、教材化,能成百成百的带弟子,这样才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法,但实际上几乎做不到。

  最基层的教练可以用教材训练方法选拔“好苗子”,一旦到了市队,就应该需要个人定制训练方法了,但很多市队的教练都做不到,运动员要快速提高成绩,早日进入省队,这样才能享受到尽可能好的定制化训练计划。

  他和田薇薇之间的关系很接近孙海平与刘翔,田管中心的领导们其实对他俩这种带弟子的方法不赞同,成本太高而成效不大,孙海平带的运动员其实还有不少,但除了刘翔其他人都默默无名;他现在是带了俩14、5岁的孩子,但距离田薇薇14岁的成绩也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