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2 / 3)
宋书披着斗笠,不知何时也站到了她身后,见此轻声道:“乱世之中,这样的孩子太常见了。”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洛姣叹气,“不论王朝兴亡衰败,受苦的总是平民百姓。”
那孩子走后,周围也有观察情况的百姓拘谨地露出了身形,陆续又有一些孩子过来讨要了药碗和粥。
宋书接过她手里的碗,说:“你这样守着,那孩子的话也不一定有人听,一个个上门去敲,倒是有可能会同意吃药。”
洛姣一想,道:“说的也是。那我走了,哥你帮我看一下摊子。”
宋书道:“去吧。”
洛姣走访了一天,后来去摊子前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为防止药材或粮食不够,宋书特意留了个心眼,一个个都记了字条,药材和粥一人都只给一次。
药材还好,倒是一天下来,十石粮食很快就见了底。
两人回到知府中时都累得不行,宋师和杨川等三个副将商议战事和城中布防,一直到月上中天才回了后院。
洛姣正和宋书在书房说话:“城中人真的不多,我走访遍整个江州城,十间院子里几乎只有一间还有人家,都跑光了,屋里几乎也没东西,就剩个空壳。”
宋师恰好进门,嫌天气热,脱了身上的外袍,随手搭在桌边,闻言出声问:“大概还有多少户人家?”
见他进门,宋书放下手中的笔,洛姣也坐直了,扳着手指数了一下:“东城区三十八户,西城区四十七户,包括那些富贵些、还没来得及跑路的家族,总共八十五户,大约三四百人。其中还有因为各处被烧杀抢掠毁掉了房子没处去的百姓和流浪汉……”
“富贵些的家族有哪些?还有几家?”
洛姣没特意去数,宋书翻过典籍,结合洛姣给出的信息,大概清楚一些:“城中原本有四家富裕些的家族,两家跑了,还有于吴两家,于家世代扎根在此不肯离去,吴家则大概是还没来得及离开。”
宋师摸了摸下巴,“能不能说动这两家,出些粮食分担给百姓?赵轩那小子对民生比打仗还要上心,一个时辰问了我八百回怎么办了。”
↑返回顶部↑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洛姣叹气,“不论王朝兴亡衰败,受苦的总是平民百姓。”
那孩子走后,周围也有观察情况的百姓拘谨地露出了身形,陆续又有一些孩子过来讨要了药碗和粥。
宋书接过她手里的碗,说:“你这样守着,那孩子的话也不一定有人听,一个个上门去敲,倒是有可能会同意吃药。”
洛姣一想,道:“说的也是。那我走了,哥你帮我看一下摊子。”
宋书道:“去吧。”
洛姣走访了一天,后来去摊子前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为防止药材或粮食不够,宋书特意留了个心眼,一个个都记了字条,药材和粥一人都只给一次。
药材还好,倒是一天下来,十石粮食很快就见了底。
两人回到知府中时都累得不行,宋师和杨川等三个副将商议战事和城中布防,一直到月上中天才回了后院。
洛姣正和宋书在书房说话:“城中人真的不多,我走访遍整个江州城,十间院子里几乎只有一间还有人家,都跑光了,屋里几乎也没东西,就剩个空壳。”
宋师恰好进门,嫌天气热,脱了身上的外袍,随手搭在桌边,闻言出声问:“大概还有多少户人家?”
见他进门,宋书放下手中的笔,洛姣也坐直了,扳着手指数了一下:“东城区三十八户,西城区四十七户,包括那些富贵些、还没来得及跑路的家族,总共八十五户,大约三四百人。其中还有因为各处被烧杀抢掠毁掉了房子没处去的百姓和流浪汉……”
“富贵些的家族有哪些?还有几家?”
洛姣没特意去数,宋书翻过典籍,结合洛姣给出的信息,大概清楚一些:“城中原本有四家富裕些的家族,两家跑了,还有于吴两家,于家世代扎根在此不肯离去,吴家则大概是还没来得及离开。”
宋师摸了摸下巴,“能不能说动这两家,出些粮食分担给百姓?赵轩那小子对民生比打仗还要上心,一个时辰问了我八百回怎么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