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青砖小院每日只做一种酱菜,做鱼的时候便一整日都做鱼。

  这样一来可以避免食材过多堆积,手忙脚乱。

  同时,隔个两三天送大批量的鱼,对陈勋来说有赚头又不费劲。

  陈勋几辈人是渔民,做父亲的下河打捞,儿子进城卖鱼,不是自己摆着零售,而是割给那些小摊贩。

  之所以称之为‘割’,通常是一口价,且让利不少。

  像是上岚村一部分种菜卖钱的村民,也是割给那些人,自己拿着少量的钱回家。

  要自己摆卖也行,如何取舍看各自选择了。

  谢桑榆给的价格比割给小贩的还低半文钱,陈勋犹豫起来。

  她看他两眼,继续道:“陈叔还得考虑稳定与长远,不出意外我们每次起码要八十斤活鱼,且之后还会要得更多。”

  “你们生意这般好了?”胡氏插话问道。

  谢桑榆也不隐瞒:“摊位上卖出的倒有限,主要看曲东轩那边反响如何。”

  胡氏一手掩住嘴巴:“居然搭上了这尊大佛,那若是卖得好,我家那三个鱼塘会不会供应不上?”

  “借婶子吉言,到时你们就可以多承包几个鱼塘了。”

  陈勋张着耳朵听见了,很快决定道:“三文就三文。”

  虽然每一斤少了半文钱,且拉车的路程比进城还稍远一点,但确实稳定性没法比,而且长远这个词,特别打动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