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程勉这一次沉默得更长久些,缓缓答:“我也说不上来。”

  眼看阿彤尽是失望之意,元双便说:“等阿彤再长大些,到了五郎这样的年龄,自己去上一次,也许就知道了。”

  阿彤扭头看着裴翊:“景彦去京城时多大啊?”

  裴翊想想:“也就是五郎这个年纪吧。不过你要是想看屈子的楚地那样的南方,那还远得多呢。”

  萧曜问:“景彦去过京城么?”

  “少年时贪玩,跟着商队游历了一段时日。后来母亲病重,就中断了行程,回来侍疾了。在京城只略住了几个月。”

  “住在哪里?”萧曜又问。

  “先是住在西市,后来搬去城东南,在南池一带的各处寺庙寄宿。”

  元双抿嘴一笑:“裴县令怪节俭的。”

  裴翊点点头:“寺庙寄宿不仅所费甚少,最难得还是京内寺庙均广有藏书,除了佛经,还有信众和士人供奉、捐赠的典籍,我去的时候又是夏季,连灯油都节省了。”

  冯童见萧曜流露出好奇的神态,也凑趣道:“第一次到京城的人,都往热闹的地方投宿,少年人尤其如此。难得有裴县令这样,千里迢迢来一趟京城,却一门心思在庙里读书。”

  裴翊便笑:“并没有少凑热闹。何况南池边已经足够热闹了。其实住到南池,起因不为读书,全和少年的经历有关——何侯到昆州之后,因为昆州艰苦,都督府内的官员亦大多远离家乡,为鼓舞士气,他鲜少在人前提及帝京旧事——一次他来家中小坐,我就像阿彤今日一般,瞎读了些书,缠问他京中名胜。他只说京中人多事杂,未必强于昆州,惟有南池的夏日,莲间泛舟,清风四来,世间无匹。等我真正到了京城,才知道何侯当年之语只是宽慰于我,但是住在南池边的种种好处,却是至今想起,依然难忘。”

  萧曜当即不说话了。程勉却有些不以为然:“也未必吧……南池一到夏天,白日里水面上船来舟往,嘈杂得很。醉酒之人胡乱嚷嚷不说,更有趁着酒疯假意投湖的,煞风景得很。”

  “也不是只有这些。”裴翊还是笑,“彼时我们囊中羞涩,官话也说得不好,就在岸边坐着,看着游船,一整天也不厌烦。”

  元双掩嘴一笑,冯童就说:“去南池消夏正是京中夏季风俗。县令流连不去,实不足为怪。只是真的没有人邀请县令同舟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