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2 / 3)
陆惑否认了他的问话,“并没有,是他们无理取闹要下车,我当时正在气头上,放他们一下车后就走了,原以为他们会找车自己回家,没想到他们却出了事。”
卷宗上贴着一张便签纸,郁溯看着纸上的笔迹,是林怀月留下的。
“之前看卷宗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林怀月解释道,“陆惑的第二段口供使用的全是‘他们’,他很显然在避讳一些问题。但警方没有留下当时的问询录像,我无法断定这是陆惑撒谎,还是记录有误。”
十二年前甲市刚通高架桥不久,路上的监控还未完全安装,陆惑的口述和他下高架桥的时间几乎差不多。
警方尝试各种办法还原当年的真相,但都是徒劳无功,只能以证据占比多数的跳江自杀来结案。
纵使明德一直觉得这案子有猫腻,暗中继续收集证据,但以一人之力对抗真相,如同蚍蜉撼树,最终的下场他们亲眼可见。
这场终点为“真相”的长跑,明德只能将接力棒交到了徒弟手上。
送走了师父和杜局,郁溯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语。
警方判定陆悖是自杀的原因还有一个,因为他在案发前融资创业失败,负债累累,他的脚伤是在躲债时留下的。
反观他的儿子,陆惑当时正是事业顶峰时期,这或许就是陆惑提到他和陆悖争吵的原因。
林怀月说陆惑前半段话很可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陆悖和倪簪是自己要求下车的。
陆悖站在桥边,他是在威胁陆惑吗?
他落水的原因耐人寻味,从他脚踝的扭伤来看,可能是陆惑和他争辩不休,对其动手,陆悖挣扎反抗时造成的,但也有可能是陆悖自己站在桥边不甚扭伤,导致意外坠桥。
那么陆惑的母亲倪簪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她被害的原因又是什么?
但愿明天的行动顺利,他们能得到所有真相。
↑返回顶部↑
卷宗上贴着一张便签纸,郁溯看着纸上的笔迹,是林怀月留下的。
“之前看卷宗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林怀月解释道,“陆惑的第二段口供使用的全是‘他们’,他很显然在避讳一些问题。但警方没有留下当时的问询录像,我无法断定这是陆惑撒谎,还是记录有误。”
十二年前甲市刚通高架桥不久,路上的监控还未完全安装,陆惑的口述和他下高架桥的时间几乎差不多。
警方尝试各种办法还原当年的真相,但都是徒劳无功,只能以证据占比多数的跳江自杀来结案。
纵使明德一直觉得这案子有猫腻,暗中继续收集证据,但以一人之力对抗真相,如同蚍蜉撼树,最终的下场他们亲眼可见。
这场终点为“真相”的长跑,明德只能将接力棒交到了徒弟手上。
送走了师父和杜局,郁溯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语。
警方判定陆悖是自杀的原因还有一个,因为他在案发前融资创业失败,负债累累,他的脚伤是在躲债时留下的。
反观他的儿子,陆惑当时正是事业顶峰时期,这或许就是陆惑提到他和陆悖争吵的原因。
林怀月说陆惑前半段话很可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陆悖和倪簪是自己要求下车的。
陆悖站在桥边,他是在威胁陆惑吗?
他落水的原因耐人寻味,从他脚踝的扭伤来看,可能是陆惑和他争辩不休,对其动手,陆悖挣扎反抗时造成的,但也有可能是陆悖自己站在桥边不甚扭伤,导致意外坠桥。
那么陆惑的母亲倪簪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她被害的原因又是什么?
但愿明天的行动顺利,他们能得到所有真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