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高玦同司马殷杰对吕徇无话可说,二人默默对视一眼,继续吃东西。

  ……用完早膳,高玦跟吕徇辞别司马殷杰,来到藏书阁。

  扑面而来的书香具有静心的功效,一排排书架上整整齐齐的摆放书籍。遨游书海中,足以忘却人世疾苦。

  高玦随手抽出一本书籍,纸张泛黄,却也洁整。纸上面记载的是隋炀帝杨广的事迹。

  杨广,即隋炀帝,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写传记的人存在针对的意思,四句话中有三句在批判杨广。

  高玦看得津津有味,毕竟这些珍贵的历史材料在后世已经很难看见了。一旁的吕徇突然探过身来,他的目光停留在高玦手捧的书上。

  观看许久,吕徇得出一个结论,“这位隋炀帝怎能如此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导致了隋朝的覆亡?!真是臭名昭著的皇帝!"

  高玦合上书,劝解道:“你不要被写书的人带昏了。隋炀帝虽酿下许多错,却为了后世百姓做了很多利益。

  他文武双全,军政全能,堪为不世之奇才,一时之罪魁,却留下千秋功业,能遗惠于万世。隋炀帝在位期间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改州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对后世颇有影响,后人评价他:罪在当代,功过千秋!”

  高玦本身是考古专家,对历史人物的所有资料倒背如流,再加上他自己对隋炀帝的评价,数据之准确,分析之细致,足以令吕徇震惊。

  吕徇感慨道:“季安,你太可怕了!”

  “身为帝皇,对于其他帝王的功过是非都必须清晰熟记!”高玦找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季安,你再同我讲讲汉高祖刘邦的事迹吧?”吕徇好奇心上头,此时的他就像一位想要听睡前故事的小孩子。

  高玦连书籍都不需要翻阅,话语直接脱口而出:“刘邦出身农家,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