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朝说完外边大管事也大概摸清了情况,叫人进来问过就领着俩管事的进来了。两个管事年纪相仿是亲兄弟,家中上一辈是跟着太后从蒙古来的,当时宫里带不进去那么些人,就都分到庄子上来了。

  “主子,奴才牛大,弟弟叫牛二,阿玛是太后娘娘带进京城的奴才,这个庄子里都是太后的奴才。”两人的阿玛是蒙古人,但为了在这里站稳脚跟学会怎么像个庄户人一样生活,讨的老婆就是汉人。

  原本他们也有蒙古名字,但是替太后守着这个庄子的时间实在是太长,长到蒙古草原忘了他们宫里也不记得他们,为了在这地方活得下去,故乡的习性便忘得差不多了,也没人记得他们原本的名字。只因为两人都憨厚实在像个老黄牛,便牛大、牛二的叫顺了嘴。

  这些都是大管事问出来的,也是大管事总结发言的。牛大牛二说不出这般顺溜的话,就只在一旁不住的点头,看得楚宁和胤祺都觉着心酸。“那这些年宫里来人收出息,你们就没想带句话给太后,让太后想想办法?”

  “贝勒爷可不敢这么说,主子让我们守庄子奴才们就守庄子。这么大个庄子奴才们侍奉不好,是奴才没本事。”太后年少入宫,从蒙古草原上金贵的格格到大清朝的皇后,她哪里知道这些人间疾苦。

  每年的出息有太监出宫来收,甭管丰年还是欠收该交的银子庄子上从来没收足过。这么一来这些人就更不得宫里那些捧高踩低的奴才们的喜欢,哪里还会去太后跟前替他们诉苦。

  “那你们在这庄子上靠什么挣钱呢。”蒙古来的汉子你让他们牧马放羊那是一把好手,守着这么大个庄子种田打渔可就有些为难人了。楚宁让人搬了椅子过来让他们坐下,“你们别紧张,我跟五贝勒就是在家里待得闷了,所以才来庄子上转一转。”

  听着楚宁这么说,牛大就老老实实的信了,憨厚的嘿嘿直笑,“那福晋来得不是时候,该春天里来。咱们这个庄子有山有水,春天里最好看。”

  “那行,那等明年春天我跟贝勒爷再来。那时候后山应该不少野物吧,到时候把庄子上的后生都带上,让爷领着他们打猎去。”从刚来这儿的不习惯到习惯,楚宁早就适应了怎么端着架子生活,怎么端着架子说话。但今儿到了这儿她才发现,习惯是一回事,喜欢不喜欢还是另一回事。

  “福晋说的太对了,后山有不少猎物,奴才的阿玛们刚来庄子头几年,就全靠后山养活着。”牛大还没忘了楚宁问自己的话,“可就这么一座山,也经不起年年那么折腾,后来猎物少了有两年着实打了饥荒。”

  牛大讲起这些来就摇头,“后来好在奴才阿玛想了办法,跟当地农户结了亲,奴才舅家世代都是种药材的,咱们庄子里的地好,就把种药材这门手艺给学会了。赚不了多少钱,但好歹能糊口。”

  “哟,还能种药材啊,都种的什么啊。”胤祺一听这个总算来了些兴致。他这样的皇阿哥不是没见过可怜人,但他们不喜欢这些,他们更中意那些聪明机灵的,牛大说了这么久也就这会儿让胤祺觉着这人能用。

  “回主子的话,都是些不值钱的种,种得最多的事甘草,便宜是便宜了些但好养活也好卖,不怕砸手里。”牛大笑得憨厚,“今年能往府里交出息,也是刚把药全卖了才有的银子。”

  “这么大的地方就卖了五百两,一斤能卖多少银子啊。”楚宁挑的这个庄子已经是最赚钱的庄子了,没想到还这么艰难。

  “说出来让福晋笑话,一斤才十个铜板。”牛大一说到这个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还是奴才们自己送到安国那边去才有这个价,要是等人来收更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