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阮筱朦怔忡一下,放松了心情,缓缓念道:“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有些事,会越急越乱,”江酌的掌心在她圆润的肩头微微摩挲,“没到最后一刻,总会有希望的。”

  阮筱朦明白他是在安慰自己,希望固然是有的,可她是唯一有可能找到希望的人。这一点,让她心中压力巨大。

  她整理了一下思绪:“当年兵分三路,你和江伯伯是中路,长驱直入,攻下宁安。父皇和楚伯伯则各自率军,分为东西两路。南阳,就在父皇的必经之路上。他应该就是那时发现了这个古墓,当时没动它,留做后用。”

  阮岱岳那时恐怕也没想到,留下这个宝藏,后来成了保住女儿性命,扭转败局的关键。

  “这里一定另有出口,父皇不会把我引入绝境。他说过,只有我有可能找到宝藏,事实上,他留下的那些谜,每一个都关系着父女间的往事,只有我能看懂他的用意。可是到了这里,他为什么没给我留下任何提示?”

  “也许有,只是非常隐晦,咱们没发现罢了。”江酌说,“先帝不希望被外人取走宝藏,而这出口,是最后的关卡,他定是十分小心。”

  阮筱朦苦笑,真够小心的,连亲生女儿都快折在这里了。

  苏亭之好半天没说话,思维也并没跟着他们的节奏。此时,他怔怔地看向江酌,突然说了一句:“原来是你……”

  那时他离得远,又事隔多年,他竟然一直没认出来,江酌就是当年兰林殿前那位姓江的少年将军。

  对于清兰公主那般冰清玉洁的柔弱女子,死并非最可怕的事。当年江酌及时出现,才让她没有遭受最可怕的事,也让苏亭之忍下来没有冲出去,最后逃出了宫。

  阮筱朦听纭裳说过那段往事,她很快反应过来,这半句话的含义。江酌却是一头雾水,猜不透苏亭之这风云多变的神色背后,到底是何心思。

  “我……怎么了?”

  “没什么。”苏亭之起身,走到门口破天荒地回身露了个若有若无的微笑,“我有些乏了,想去睡一会儿。”

  江酌摸不着头脑,阮筱朦点头,应了声:“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