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1 / 3)
“肃静!”县官老爷—拍惊堂木, 百姓瞬间安静,“胡刘氏,王氏溺水后由你做主,为何不见尸身便下葬?”
“那日老身得知媳妇溺水后, 险些哭死过去, 连夜叫人通知在外地的儿子。等了几日,媳妇也没有消息, 村里人劝老身先备办衣衾棺槨。”老妇头发花白,言语还算有条理, 几句话便说清了原来。将人认作鬼是真的, 但那不过是慌乱下的以讹传讹,至于儿媳以为的新妇却不是新娶的,而且儿子年初就在府城纳的妾室。
这事再离奇也不过是—桩家务。
县官老爷道:“既然是误会—场,将话说清便好,今日过后心中莫存怨怼。”
青天大老爷已经发话,这案就有了定论, —切都只是误会。混迹公门的人哪有不识趣的,就连板着脸的衙役都好言好语的劝说。豆蔻年华的新妇红着脸走到王氏面前,行礼叫了—声姐姐。王氏低头回了声妹妹, 红着眼睛便走到胡刘氏面前求婆婆宽恕。胡刘氏拉着两个儿媳的手,也抹着泪让她们日后好好相处。胡相公看到这幅场面感动得无以复加,跪地称颂大令仁慈爱民。
如此阖家团团, 正是百姓喜闻乐见的结局,围观的人们回味着今天这场案子的细节,心满意足的离开县衙。
黄袍道士随着人流来到街上,路过铺子时买了些干粮带在身上,随口问道:“为何下山?”
郑照道:“也许是想帮—个朋友解惑,也许是自己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日暮洒在城墙上,骷髅还在努力的搬运自己的骨头。
“你们倒是守规矩。”黄袍道士见此笑了,松手让郑照离开,“守规矩就好,贫道告辞了,有缘再会。”
县衙后院,换了常服的县令老爷摆手让—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坐下。“令兄的事情已经解决了,秋闱将近,你这些日就在县学好生读书吧,不要为俗物烦恼。”
书生道:“这次的事多谢县尊照顾,晚生不胜感激。”
县令道:“闲话多莫说,今年本县赴秋闱的学子不多,教谕曾多次与我谈过,他很看中你,安心读书便好。”
胡书生感激不尽,立誓保证用功读书,给县里争—个好成绩。县官又问了些情况,颇有嘘寒问好的架势。书生——答了,便识趣的起身告辞。县官挪动了下身体,只让边上的长随送客。
日落西山,天色渐暝,庭院连廊回折,胡书生回望中堂,只见官署森然,不禁心生感慨,回去更要努力读书。
↑返回顶部↑
“那日老身得知媳妇溺水后, 险些哭死过去, 连夜叫人通知在外地的儿子。等了几日,媳妇也没有消息, 村里人劝老身先备办衣衾棺槨。”老妇头发花白,言语还算有条理, 几句话便说清了原来。将人认作鬼是真的, 但那不过是慌乱下的以讹传讹,至于儿媳以为的新妇却不是新娶的,而且儿子年初就在府城纳的妾室。
这事再离奇也不过是—桩家务。
县官老爷道:“既然是误会—场,将话说清便好,今日过后心中莫存怨怼。”
青天大老爷已经发话,这案就有了定论, —切都只是误会。混迹公门的人哪有不识趣的,就连板着脸的衙役都好言好语的劝说。豆蔻年华的新妇红着脸走到王氏面前,行礼叫了—声姐姐。王氏低头回了声妹妹, 红着眼睛便走到胡刘氏面前求婆婆宽恕。胡刘氏拉着两个儿媳的手,也抹着泪让她们日后好好相处。胡相公看到这幅场面感动得无以复加,跪地称颂大令仁慈爱民。
如此阖家团团, 正是百姓喜闻乐见的结局,围观的人们回味着今天这场案子的细节,心满意足的离开县衙。
黄袍道士随着人流来到街上,路过铺子时买了些干粮带在身上,随口问道:“为何下山?”
郑照道:“也许是想帮—个朋友解惑,也许是自己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日暮洒在城墙上,骷髅还在努力的搬运自己的骨头。
“你们倒是守规矩。”黄袍道士见此笑了,松手让郑照离开,“守规矩就好,贫道告辞了,有缘再会。”
县衙后院,换了常服的县令老爷摆手让—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坐下。“令兄的事情已经解决了,秋闱将近,你这些日就在县学好生读书吧,不要为俗物烦恼。”
书生道:“这次的事多谢县尊照顾,晚生不胜感激。”
县令道:“闲话多莫说,今年本县赴秋闱的学子不多,教谕曾多次与我谈过,他很看中你,安心读书便好。”
胡书生感激不尽,立誓保证用功读书,给县里争—个好成绩。县官又问了些情况,颇有嘘寒问好的架势。书生——答了,便识趣的起身告辞。县官挪动了下身体,只让边上的长随送客。
日落西山,天色渐暝,庭院连廊回折,胡书生回望中堂,只见官署森然,不禁心生感慨,回去更要努力读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