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1 / 3)
东珠点头,拿起一对粉玉蝴蝶的耳坠戴在耳朵上, “用过早膳就开始抄写吧,能抄多少就抄多少。”
这抄的可不是佛经了,而是道家的《太上护国祈雨消魔经》,清朝佛道兴盛,道教败落了些, 但是作为本土土生土长的宗教,信道的人还是不少的。
致祭前一天,康熙派了裕亲王福全祗告太庙列祖列宗,当日康熙身穿祭服乘轿辇由天坛斋宫至圜丘坛,圜丘坛里只设康熙的位置和四个从位,而王公大臣们全部都候在坛外,后妃抄写的经书全部供奉在最高层。
康熙帝三跪九拜后,又有十六名身穿雨衣素服的舞童,手执羽翳,进到坛内,开始起跳皇舞,这十六名舞童都是从佛道两家选出来的,身心干净,他们认为这样的孩子可以和神仙沟通。
“轰隆。”这祭祀流程刚结束就听得天空中传来雷声,天色渐暗,阴翳的乌云渐渐飘来。
“万岁爷,这天是要下雨了。”福全脸上快笑成朵花了。
“大善。”康熙十分高兴,最近旱情已经让江南反清复明的乱臣贼子有心作乱,这雨一下,百姓们就都平稳了。
随后摆驾回宫。
“没想到这雨真的求到了。”东珠倚在榻上,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不由得有些入迷了。
文月端上热茶,道:“主子关上窗户吧,这雨带着寒气,吹着风小心头疼。”
“你啊,都快成个唠叨嬷嬷了。”东珠掩上窗檐,笑着指指她。
文月也不恼,笑眯眯的说:“若是主子听我的,就算变成嬷嬷也没事。”
这一场雨足足下了两天才停,永寿宫里的太平缸水接的满满的,东珠向内务府要了几尾锦鲤放进去,还有几棵小小的睡莲。
“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前几天穿单衣还嫌热呢,现在换上厚衣服还有点冷。”荣妃感慨道。
宜妃点头表示赞同,“这几天夜里都加棉被了,我还准备点火盆呢。”
↑返回顶部↑
这抄的可不是佛经了,而是道家的《太上护国祈雨消魔经》,清朝佛道兴盛,道教败落了些, 但是作为本土土生土长的宗教,信道的人还是不少的。
致祭前一天,康熙派了裕亲王福全祗告太庙列祖列宗,当日康熙身穿祭服乘轿辇由天坛斋宫至圜丘坛,圜丘坛里只设康熙的位置和四个从位,而王公大臣们全部都候在坛外,后妃抄写的经书全部供奉在最高层。
康熙帝三跪九拜后,又有十六名身穿雨衣素服的舞童,手执羽翳,进到坛内,开始起跳皇舞,这十六名舞童都是从佛道两家选出来的,身心干净,他们认为这样的孩子可以和神仙沟通。
“轰隆。”这祭祀流程刚结束就听得天空中传来雷声,天色渐暗,阴翳的乌云渐渐飘来。
“万岁爷,这天是要下雨了。”福全脸上快笑成朵花了。
“大善。”康熙十分高兴,最近旱情已经让江南反清复明的乱臣贼子有心作乱,这雨一下,百姓们就都平稳了。
随后摆驾回宫。
“没想到这雨真的求到了。”东珠倚在榻上,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不由得有些入迷了。
文月端上热茶,道:“主子关上窗户吧,这雨带着寒气,吹着风小心头疼。”
“你啊,都快成个唠叨嬷嬷了。”东珠掩上窗檐,笑着指指她。
文月也不恼,笑眯眯的说:“若是主子听我的,就算变成嬷嬷也没事。”
这一场雨足足下了两天才停,永寿宫里的太平缸水接的满满的,东珠向内务府要了几尾锦鲤放进去,还有几棵小小的睡莲。
“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前几天穿单衣还嫌热呢,现在换上厚衣服还有点冷。”荣妃感慨道。
宜妃点头表示赞同,“这几天夜里都加棉被了,我还准备点火盆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