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任言渊略作停顿,随后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复:“你可还记得我那日与你说,郑将军在回京后察觉到的发现?朝中有人借着贸易往来,暗中支持边境?”

  “韦家虽为世家高族,到底根基尚浅,比不得盘踞京城的豪阀。我思来想去,韦氏一族值得人下手图谋的只有盐引一事了。”

  盐引!

  叠翠楼清清楚楚记载着韦氏一族发家由来便是六十年前与镇北王有了恩情往来,而后得镇北王一系在朝中运作,在皇商中添上了原本只做些布料生意的韦家。

  韦氏一族掌了一州盐引,从此荣华富贵尽数临身。

  盐引有价,因盐业买卖与运输,都缺不了此物。

  广平开国初始,因边关战事频繁,高祖便将盐引分发在各处封疆大吏手中,驱使天下间米粮商运送米粮到达边关,借由米粮换取盐引。自天下安定,中兴太宗于政事一途上胸有大才,将盐引从各位将军节度使手中收回,交由各家深受皇家信任的皇商调控,一是为防边疆大吏用盐引囤积粮草,这便绝了屯练私兵的可能性。二是许以薄利于皇商,确保盐引换取的粮食可截取一定比例的数额留存,其余米粮用作各地突发赈灾。

  然广平风调雨顺这么多年,各州掌有盐引的皇商从中捞了多少油水,谁能数的清?

  灯芯燃尽,只留下一盏残烛。

  以及相对默然而坐的一对玉人。

  第二天一早,殷红袖便去了叠翠楼。

  云娥山每代弟子稀少,从未超过双手之数。而在门中还有一项规矩,门中弟子出师后需脸覆面具进入其中,代行暗子一责,就像即将要下山游历的四师弟。按照柳青竹的说法,就是用自己双眼看遍世间种种。

  殷红袖早些年有些不解,因奇怪之处在于云娥传承到她这一代,满打满算记在门中谱牒上的只有六十余人。光凭这点人数,如何支撑得起庞大浩瀚的情报体系?

  后来时日渐长,她便懒得想了,典籍记载里的那位祖师婆婆活得肆意,所行之事大多出人意表。传下来的习惯规矩也不止这一条,就比如柳青竹传授文治武功外,还会悉心教导兵书。

  荆三娘临时走后,叠翠楼运转的暗线就有那日引路的丫鬟长春接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