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3)
习武之人倘若境界高深内力深厚,容颜衰老通常比平凡百姓来得缓慢。本无和尚便是如此,按照故事中的年纪推算,他今夕应在四十岁上下。
然而,本无依旧是一副白玉圣僧的模样,面目慈悲,又生了一双不该在出家人身上的桃花眼,让他在双手合十闭目诵经时仍带了一分风流。
殷红袖挑起眉头,一步一步走到了桃树处。
等她站定在本无和尚身前时,郑思淼也似有所觉停下了挥舞成风的长/枪,望了望殷红袖,又瞧了瞧地上盘坐的和尚,正想开口说些什么,见两人之间气势有些不太对劲,挠了挠头便决定开溜。
“这次就多谢大师出手相助了。”
殷红袖看着像来道谢,说得倒有些冷淡,听不出一丝谢意。
她不是初出茅庐的江湖菜鸟郑思淼,也不是对江湖事两眼抓瞎的任言渊。在殷红袖遵循云娥山旧制,进入暗桩脸覆面具行走江湖的那几年,早就清楚江湖人无利不起早的行事作风。
更不用说像本无和尚这样圣魔参半的人物,能劳动大驾插手她们三人与两宗的恩怨。
说是路遇江湖不平事,仗义出手搭救,信吗?
“阿弥陀佛,施主多虑了。”本无顿住了掐着碧玺念珠的右手,抬起眼皮,平静回道:“贫僧只是不愿那两位庸人砸了客栈的桌椅罢了。”
殷红袖听完默然半晌,不以为意地说起了另一个话题:“我曾听闻碧桃寺往年佛法昌盛,祖师曾在一处大殿中,立了个极为奇特的规矩。殿中只有一尊怒目佛像,竟是倒坐,不管香火如何熏陶鼎盛,始终背对大门和香客。”
“还望施主休要再提这些前尘往事。”
本无和尚此次开口极快,听起来有些冷。
殷红袖垂下眼眸,静的让人看不出心中所想,“问菩萨缘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
前一句是当年香客所问,后一句是碧桃寺祖师所答。
↑返回顶部↑
然而,本无依旧是一副白玉圣僧的模样,面目慈悲,又生了一双不该在出家人身上的桃花眼,让他在双手合十闭目诵经时仍带了一分风流。
殷红袖挑起眉头,一步一步走到了桃树处。
等她站定在本无和尚身前时,郑思淼也似有所觉停下了挥舞成风的长/枪,望了望殷红袖,又瞧了瞧地上盘坐的和尚,正想开口说些什么,见两人之间气势有些不太对劲,挠了挠头便决定开溜。
“这次就多谢大师出手相助了。”
殷红袖看着像来道谢,说得倒有些冷淡,听不出一丝谢意。
她不是初出茅庐的江湖菜鸟郑思淼,也不是对江湖事两眼抓瞎的任言渊。在殷红袖遵循云娥山旧制,进入暗桩脸覆面具行走江湖的那几年,早就清楚江湖人无利不起早的行事作风。
更不用说像本无和尚这样圣魔参半的人物,能劳动大驾插手她们三人与两宗的恩怨。
说是路遇江湖不平事,仗义出手搭救,信吗?
“阿弥陀佛,施主多虑了。”本无顿住了掐着碧玺念珠的右手,抬起眼皮,平静回道:“贫僧只是不愿那两位庸人砸了客栈的桌椅罢了。”
殷红袖听完默然半晌,不以为意地说起了另一个话题:“我曾听闻碧桃寺往年佛法昌盛,祖师曾在一处大殿中,立了个极为奇特的规矩。殿中只有一尊怒目佛像,竟是倒坐,不管香火如何熏陶鼎盛,始终背对大门和香客。”
“还望施主休要再提这些前尘往事。”
本无和尚此次开口极快,听起来有些冷。
殷红袖垂下眼眸,静的让人看不出心中所想,“问菩萨缘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
前一句是当年香客所问,后一句是碧桃寺祖师所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