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长大后,拥有更好地鉴赏能力的她才发现《兰亭集序》是真的写得很好,这种自然带有灵魂的创作最能击中人心,况且蕴藏着王羲之几十年的功力。

  毕竟,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可是因王羲之而出现的。还有那幼儿园小朋友可能都听过的,王羲之练书法,洗笔,把池水都洗成了墨池的故事。

  陈晓芸不会写毛笔字,毕竟她爸妈小时候可没钱让她去上特长班。

  苏轼也是一位书法家,写的字也很好看。她并没有学习到。说起来,她见过的文人们,人均书法家。哪位大诗人还不会在纸上写毛笔字了?

  她看着王羲之在纸上创作着,颇有心潮澎湃之感。

  中二一点说来,就像是王羲之身体中藏着磅礴的星辰大海在笔下涌出。

  原谅她的形容词实在匮乏,实在比不上许多人对《兰亭集序》的赞美。

  生活在21世纪,唯一见过《兰亭集序》真迹的人,或许只有她了。但是她不知道是不是唯一,毕竟她不能保证别人会不会超越时空。

  创作时,许多厉害的人时常意识不到此时此刻究竟创作出了多好的作品。就比如《兰亭集序》,事实上是王羲之对这日春游的一个总结。

  好吧,她心知肚明,自己小学去春游回来写的游记可没有成为后世争先拥有的好东西。

  随性自然,潇洒俊逸。伴随着流水声及人群喧嚣声,王羲之沉浸于自己的笔下。

  陈晓芸屏息,认真欣赏他的每一个笔画。

  其实王羲之的笔没有发光,人也没有发光,只是普普通通地在写字罢了。但是亲身观赏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带来的心灵上的冲击也不一样。

  好比是用耳机听音乐和在前台近距离欣赏演唱会的区别。

  她这算是VVVVIP坐席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