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3)
虽说他曾想扶胤禩这个和他关系不错的兄弟上位,但看着曾经比他低微的人有朝一日爬到了他头上,这种感觉说不上好,更别提以前那些对他忠心耿耿的幕僚去了胤禩那里后,隐隐给他传出了消息——胤禩早早就在暗地里挖他墙角了,就等着这一天。
这心里没有嫌隙是不可能的。
不管众位皇子怎么想,胤禩的呼声一日高过一日,胤禩看着这么多人支持他每日满面春风的,没有看见康熙看他越来越深的眸色。
康熙这时候已经缓过废了胤礽的劲了,听说了胤禔魇镇太子后就给胤礽的异常行为找好了出处理由,这时又开始念着胤礽的好了。
这一次提出让这些大臣们选择,一是想看看暗地里觊觎大位的儿子到底有了什么本事,二就是想看看还有多少人念着胤礽的好。
把胤禔圈禁后,他就生了一次病,那个时候召见了一次胤礽。此后他时不时提起胤礽来,就是想看看这些大臣们领会到他的意思没有,但很可惜,看样子是没有的。
佟国维、马齐等这些算是他的心腹重臣联名保奏胤禩立为太子,康熙没有说话,只是第二日召见了他们说梦见了赫舍里皇后,看见他不高兴,又说胤礽经过调治已经治好了疯疾。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要复立胤礽。
这些心腹重臣听了康熙这样说,哪里敢说什么反对的话,但是就这样让他们求请复立胤礽他们又不甘愿,只是诺诺应是,却没说要请求复立胤礽。
“呵,爷就说皇阿玛怎么可能会立胤禩那个低贱之人为储君。”听说了康熙没有顺应大臣的要求立胤禩为太子时,胤礽得意极了。看着这风向,他还是有机会翻身的,他皇阿玛上次生病时候居然召见了他让他去侍疾,他就察觉到他皇阿玛隐隐约约有了后悔之意了。
颖筠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连个眼神都懒得给。
复立了又怎样,这些日子虽然胤礽的性子被磨平了些,但是看得出来他对康熙还是有不少怨念的,依着他的性子出去了哪里会按着康熙的意思做个完全依附于他的太子。
说到底那个权力归谁的核心矛盾还是没解决。
不过这个她就懒得提醒胤礽了,就算提醒了他还会听她这个妇人之见?虽然这段被关在毓庆宫的日子里胤礽对她殷勤不少,也经常夸赞她有大才。但这种事情听听就行,客套话人家说了自己当真那就不好下台了。
胤礽最多不过是觉得新奇而已,加上这个时候的女子普遍文化不高,最多识几个字,读的也不过女则女戒几本书,她一个文化水平高点的就是鹤立鸡群了。
能和胤礽说得上一些比较深奥的文学问题他就觉得很惊奇罢了。
↑返回顶部↑
这心里没有嫌隙是不可能的。
不管众位皇子怎么想,胤禩的呼声一日高过一日,胤禩看着这么多人支持他每日满面春风的,没有看见康熙看他越来越深的眸色。
康熙这时候已经缓过废了胤礽的劲了,听说了胤禔魇镇太子后就给胤礽的异常行为找好了出处理由,这时又开始念着胤礽的好了。
这一次提出让这些大臣们选择,一是想看看暗地里觊觎大位的儿子到底有了什么本事,二就是想看看还有多少人念着胤礽的好。
把胤禔圈禁后,他就生了一次病,那个时候召见了一次胤礽。此后他时不时提起胤礽来,就是想看看这些大臣们领会到他的意思没有,但很可惜,看样子是没有的。
佟国维、马齐等这些算是他的心腹重臣联名保奏胤禩立为太子,康熙没有说话,只是第二日召见了他们说梦见了赫舍里皇后,看见他不高兴,又说胤礽经过调治已经治好了疯疾。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要复立胤礽。
这些心腹重臣听了康熙这样说,哪里敢说什么反对的话,但是就这样让他们求请复立胤礽他们又不甘愿,只是诺诺应是,却没说要请求复立胤礽。
“呵,爷就说皇阿玛怎么可能会立胤禩那个低贱之人为储君。”听说了康熙没有顺应大臣的要求立胤禩为太子时,胤礽得意极了。看着这风向,他还是有机会翻身的,他皇阿玛上次生病时候居然召见了他让他去侍疾,他就察觉到他皇阿玛隐隐约约有了后悔之意了。
颖筠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连个眼神都懒得给。
复立了又怎样,这些日子虽然胤礽的性子被磨平了些,但是看得出来他对康熙还是有不少怨念的,依着他的性子出去了哪里会按着康熙的意思做个完全依附于他的太子。
说到底那个权力归谁的核心矛盾还是没解决。
不过这个她就懒得提醒胤礽了,就算提醒了他还会听她这个妇人之见?虽然这段被关在毓庆宫的日子里胤礽对她殷勤不少,也经常夸赞她有大才。但这种事情听听就行,客套话人家说了自己当真那就不好下台了。
胤礽最多不过是觉得新奇而已,加上这个时候的女子普遍文化不高,最多识几个字,读的也不过女则女戒几本书,她一个文化水平高点的就是鹤立鸡群了。
能和胤礽说得上一些比较深奥的文学问题他就觉得很惊奇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