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1 / 3)
婉莹公主一腔怨愤之下,索性乔装出宫,顺着关山走的路线一路追过去,最终在少林寺追上了烂醉如泥的关山。
一山之隔,宋凌正在听无妄和尚讲述同一个故事。
那年关山乍然得知承平早已与人私定终身还有个快五岁的儿子,又意外发现原来孩子的父亲就是自己引为江湖唯一知己的无妄和尚,万念俱灰之下浑浑噩噩一路向南,不知不觉走到了少林寺山下。
他认为这是无妄和承平对他的背叛,想要找无妄出一口恶气,可他终究只是个善良的平凡人,潜意识里他深刻地明白,无妄和承平相识相恋在前,与他根本没有任何瓜葛,且两人自始至终,没有刻意隐瞒过他什么,谈不上对得起对不起的。
他们越坦荡,便越是显得他小人之心,比起虚无缥缈的背叛,这种负面的自我认知才更令他崩溃。
他到底也没真对无妄做什么,眼睁睁看着无妄带着武僧去了前线。
之后的故事,来自于婉莹公主。
关山在空荡荡的少林寺下留宿,烈酒成了他逃避现实的工具,日日烂醉如泥,在无妄刻下的满山碑林之间消磨光阴。
醉眼朦胧之间,他见到了承平。
又或者,他知道那不是承平,他只当那是前来渡他的菩萨。
一夜纵情,醒来却了无痕迹,除了宿醉之后的头痛欲裂,什么都没有。
没有承平,没有菩萨。
但他却觉得自己得渡苦海,他听到西京道战败的消息,再度北上,只见到了伤重垂危的承平。
他念出无妄当年酒醉后刻下的那封情书,看着已经神志不清的承平含笑在他怀中离世,他于乱军之中拼尽一身武艺护佑着五岁的宋凌,直到把他安全送入少林寺,朝廷南迁,放弃了西京道,他却孤身返回,留在西京道二十载,只为了承平的墓前年年有鲜花,岁岁有供奉。
但他却不知道,他以为自己得渡苦海的那一夜,将另一个无辜的孩子带到了这苦海人间。
↑返回顶部↑
一山之隔,宋凌正在听无妄和尚讲述同一个故事。
那年关山乍然得知承平早已与人私定终身还有个快五岁的儿子,又意外发现原来孩子的父亲就是自己引为江湖唯一知己的无妄和尚,万念俱灰之下浑浑噩噩一路向南,不知不觉走到了少林寺山下。
他认为这是无妄和承平对他的背叛,想要找无妄出一口恶气,可他终究只是个善良的平凡人,潜意识里他深刻地明白,无妄和承平相识相恋在前,与他根本没有任何瓜葛,且两人自始至终,没有刻意隐瞒过他什么,谈不上对得起对不起的。
他们越坦荡,便越是显得他小人之心,比起虚无缥缈的背叛,这种负面的自我认知才更令他崩溃。
他到底也没真对无妄做什么,眼睁睁看着无妄带着武僧去了前线。
之后的故事,来自于婉莹公主。
关山在空荡荡的少林寺下留宿,烈酒成了他逃避现实的工具,日日烂醉如泥,在无妄刻下的满山碑林之间消磨光阴。
醉眼朦胧之间,他见到了承平。
又或者,他知道那不是承平,他只当那是前来渡他的菩萨。
一夜纵情,醒来却了无痕迹,除了宿醉之后的头痛欲裂,什么都没有。
没有承平,没有菩萨。
但他却觉得自己得渡苦海,他听到西京道战败的消息,再度北上,只见到了伤重垂危的承平。
他念出无妄当年酒醉后刻下的那封情书,看着已经神志不清的承平含笑在他怀中离世,他于乱军之中拼尽一身武艺护佑着五岁的宋凌,直到把他安全送入少林寺,朝廷南迁,放弃了西京道,他却孤身返回,留在西京道二十载,只为了承平的墓前年年有鲜花,岁岁有供奉。
但他却不知道,他以为自己得渡苦海的那一夜,将另一个无辜的孩子带到了这苦海人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