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1 / 4)
宋琮饶有兴味地挨个看过去,看到最后两页笑了,竟然是话本子,讲的还是武安侯和冯家姑娘的故事。
“这个尹家姑娘是谁?”
锋四道:“是靖海王府二夫人的义女,和小王爷有婚约,她本是做香料的那个尹家的女儿,出身豪富,能力不凡,最近这半年,靖海王府许多事情都是她出面做的。”
宋琮一愣,继而又恍然。
他又想起刚刚那妇人说的,说靖海王府小王爷交代的,不拘于文采风流,只求言而有物,把事情讲明白,让老百姓能看懂。
留在福宁殿的那一箱子《岭南策》,同样如此。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平铺直叙的记述,通篇几乎都是大白话,详尽易懂。
从商道,通途也,所以想要发展商道,修路是第一要务。
到农景,国之本,百姓吃饱,才有力气做别的。
再到工事,利于器,工具存在的意义在于更大效率地把百姓的劳作转化为财物……
通俗易懂,仿佛不是写给皇帝看的,而是写给每一个有可能看到《岭南策》的人,或许是略通文墨的底层官员,或许是识得几个字的工匠,甚至或许是大字不识的农民。
宋琮心中对那位小王爷已有猜测,近日来每每想起,总觉得心中不自觉地升腾起一股火气。
他想骂老天无眼,这样惊才绝艳、高瞻远瞩的相国之才,竟然——
他从来不是个好脾气的,心中时常会有怨愤,他总想着,老天对他何其不公,他无数次跨过烈火和鲜血走过来的乾圣王朝,偏偏撞上了败寇这种鬼魅一般的阴影,他最为信任的宋凌被暗算,生死悬于一线,如今,一个仅仅只靠一箱书就让他生出知己之感的年轻天才,竟然早在他有机会认识之前,便被上天无情地收回。
而从那箱书里最后的炭笔字迹来看,他必然是在病榻上以无力之躯,写下的字字句句。
↑返回顶部↑
“这个尹家姑娘是谁?”
锋四道:“是靖海王府二夫人的义女,和小王爷有婚约,她本是做香料的那个尹家的女儿,出身豪富,能力不凡,最近这半年,靖海王府许多事情都是她出面做的。”
宋琮一愣,继而又恍然。
他又想起刚刚那妇人说的,说靖海王府小王爷交代的,不拘于文采风流,只求言而有物,把事情讲明白,让老百姓能看懂。
留在福宁殿的那一箱子《岭南策》,同样如此。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平铺直叙的记述,通篇几乎都是大白话,详尽易懂。
从商道,通途也,所以想要发展商道,修路是第一要务。
到农景,国之本,百姓吃饱,才有力气做别的。
再到工事,利于器,工具存在的意义在于更大效率地把百姓的劳作转化为财物……
通俗易懂,仿佛不是写给皇帝看的,而是写给每一个有可能看到《岭南策》的人,或许是略通文墨的底层官员,或许是识得几个字的工匠,甚至或许是大字不识的农民。
宋琮心中对那位小王爷已有猜测,近日来每每想起,总觉得心中不自觉地升腾起一股火气。
他想骂老天无眼,这样惊才绝艳、高瞻远瞩的相国之才,竟然——
他从来不是个好脾气的,心中时常会有怨愤,他总想着,老天对他何其不公,他无数次跨过烈火和鲜血走过来的乾圣王朝,偏偏撞上了败寇这种鬼魅一般的阴影,他最为信任的宋凌被暗算,生死悬于一线,如今,一个仅仅只靠一箱书就让他生出知己之感的年轻天才,竟然早在他有机会认识之前,便被上天无情地收回。
而从那箱书里最后的炭笔字迹来看,他必然是在病榻上以无力之躯,写下的字字句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