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2 / 3)
路以卿心里蓦地一软,脸上却扬起了笑,又冲沈望舒挥了挥手,马儿却也随大军继续往前走得远了。她也不回头,怕自己更加不舍,只好安慰自己这场短暂的分别是为了将来。
可是话说回来,这几年间她们经历过这许多事,真正的分别也只这一回罢了。
路以卿心中带着些怅然,军队行军的速度却不会因任何一人而放慢。他们出了西凉继续东进,入了云擒关穿过雁鸣城,卫大将军手持勤王圣旨,这支近十万的军队穿行过整个西北,几乎都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圣旨的作用是其一,卫家军在西北的威望更是无人敢拦。
直到出了西北逼近中原,再经过一些关隘城市时,这支浩浩荡荡的军队才被这些城池拒之门外。
这种时候打仗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距离长安还远,哪怕卫家军能征善战,也没必要一路攻城略地往长安去。损兵折将不说,等他们一路打去长安,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不能强攻,只好智取,更何况卫家军这般急着出兵争取时间,为的也就是这个。
于是卫大将军亲自拿着圣旨出面,与城楼上的守将开始了交涉。
大部分时间勤王圣旨一出,守将验看一番后,摄于卫家军威严都会打开城门放他们通过。偶尔有几个细心的,会奇怪圣旨传去西北,他们作为必经之地为什么没有看到传旨的钦差经过?
一开始听到这种质疑时,路以卿还会担心露了破绽——若被这些守将识出圣旨有假,不开城门便罢了,只怕还得联络他们已经经过的那些城镇,到时候四方兵马包围而来,只怕卫家军就得面临前后夹击的危险。虽然不是打不过,可能不打仗还是不打仗最好。
然而事实证明,路以卿的担心纯属多余。她虽不知具体,但那些有所质疑的守将们大多没过多久,自己就莫名其妙信服了,然后又打开城门放他们经过。
整件事仿佛只多了个过程,结果却是依旧的。
这种事发生了一次两次三次,路以卿便明白过来,这一路上卫大将军果然是有所安排的。她彻底放下心来,随着大军一路前行,除了急行军吃了些苦头倒也没有遭遇什么。
一路太过顺遂,路以卿甚至有种错觉,他们能凭着那张假圣旨直接杀到长安城下!
****************************************************************************
战争终究还是来了,不是卫大将军准备不足,而是卫家军的行动终于被长安城中的襄王知道了。他对卫家军勤王的旗号嗤之以鼻,但却不敢真对这支善战之师掉以轻心。
↑返回顶部↑
可是话说回来,这几年间她们经历过这许多事,真正的分别也只这一回罢了。
路以卿心中带着些怅然,军队行军的速度却不会因任何一人而放慢。他们出了西凉继续东进,入了云擒关穿过雁鸣城,卫大将军手持勤王圣旨,这支近十万的军队穿行过整个西北,几乎都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圣旨的作用是其一,卫家军在西北的威望更是无人敢拦。
直到出了西北逼近中原,再经过一些关隘城市时,这支浩浩荡荡的军队才被这些城池拒之门外。
这种时候打仗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距离长安还远,哪怕卫家军能征善战,也没必要一路攻城略地往长安去。损兵折将不说,等他们一路打去长安,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不能强攻,只好智取,更何况卫家军这般急着出兵争取时间,为的也就是这个。
于是卫大将军亲自拿着圣旨出面,与城楼上的守将开始了交涉。
大部分时间勤王圣旨一出,守将验看一番后,摄于卫家军威严都会打开城门放他们通过。偶尔有几个细心的,会奇怪圣旨传去西北,他们作为必经之地为什么没有看到传旨的钦差经过?
一开始听到这种质疑时,路以卿还会担心露了破绽——若被这些守将识出圣旨有假,不开城门便罢了,只怕还得联络他们已经经过的那些城镇,到时候四方兵马包围而来,只怕卫家军就得面临前后夹击的危险。虽然不是打不过,可能不打仗还是不打仗最好。
然而事实证明,路以卿的担心纯属多余。她虽不知具体,但那些有所质疑的守将们大多没过多久,自己就莫名其妙信服了,然后又打开城门放他们经过。
整件事仿佛只多了个过程,结果却是依旧的。
这种事发生了一次两次三次,路以卿便明白过来,这一路上卫大将军果然是有所安排的。她彻底放下心来,随着大军一路前行,除了急行军吃了些苦头倒也没有遭遇什么。
一路太过顺遂,路以卿甚至有种错觉,他们能凭着那张假圣旨直接杀到长安城下!
****************************************************************************
战争终究还是来了,不是卫大将军准备不足,而是卫家军的行动终于被长安城中的襄王知道了。他对卫家军勤王的旗号嗤之以鼻,但却不敢真对这支善战之师掉以轻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