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回来前所有人都想到了此番没法善了,但任谁也想不到会接到这样一封圣旨。

  不说卫景荣和路以卿这些小辈了, 就是见多了大风大浪的卫大将军, 在接到那封圣旨之后都懵了一下。不过他到底清醒, 也并没有因为这一道圣旨就真正放松了下来。

  接下圣旨,扭过头卫大将军就冲儿子说道:“这圣旨上虽是褒扬,但咱们也得尽快商量个章程了, 不然等秦国那边的消息传回长安,只怕麻烦就大了。”

  延康帝什么德行, 原本前首辅健在的时候,臣子们或许还不清楚。可如今他真正接手朝政也有几年了, 虽然因襄王的缘故依旧大权旁落, 可从那偶尔发出的政令也能窥见一二——他就是个懦弱短视又贪财的人。四年前西北一场大战,襄王手下的人因贪墨卫家军粮饷导致战败, 落马不少。彼时延康帝便趁机收揽了不少权柄, 然而户部兵部的人换了, 卫家军却依旧没能得到足够的粮饷。

  为什么会如此?是因为之前落马官员流出的血还不够红吗?自然不是的, 不过是因为卫家军在那样的情况下依旧击退了秦国来犯, 因此让某些人心中生出了侥幸罢了。

  这个某些人所指便是延康帝, 换句话说如今贪墨了卫家军粮饷的人早已从襄王党变成了皇帝。

  卫大将军镇守边关多年,但能做到他这个官位的, 哪怕常年不在长安也多少是有些耳目在的。因此长安城中的风风雨雨他都知道得清楚,看清了朝廷的腐败之后,也才彻底走上了如今这条路。

  这些卫景荣作为少将军自然也都知道,因此他一听卫大将军说完, 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眉头微微皱了下,他脸上露出两分不悦,到底忍耐下说道:“父亲稍待,我这就去着急众人议事。”

  不多时,将军府的议事厅里便聚集了不少人,都是刚回家就又被召回的卫家军将领。

  唯一一个军营之外的人物,大概就是路以卿了。不过她对于这场议事是早有准备,卫家军一干将领见她到来也没露出什么意外神色,反倒纷纷冲她问好——没办法,在此之前整个卫家军都是靠她养着的,军中哪怕脾气最坏的将领,也不敢得罪了这个财神爷。

  一张长桌摆在议事厅里,左右两侧放着十余张椅子,落坐的也都是卫大将军的心腹人物。他见众人到齐也没寒暄,只将那刚领到手的圣旨往桌上一放,便开门见山道:“这是长安城里送来的圣旨,陛下没有对咱们私自出兵问罪,反倒在圣旨中多有褒扬。”

  这话一出,座下众人神色各异。

  有平淡,有不屑,也有摸不清状况傻乐的。

  平淡与不屑自然是源自于这许多年来对皇帝和朝廷的失望,更有聪明人早看穿了皇帝的贪婪,因此并不将这一张除了口头褒扬什么都没有的圣旨放在眼中。

  然而最先开口的却还是摸不清状况傻乐的,便听一道憨厚的声音说道:“这不挺好的吗,我还以为咱们打了胜仗还要回来吃挂落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