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来电影界安安静静拍电影赚钱,非要用文化的标准来衡量电影。

  如果秦砚找不到破局的法子,不仅仅是《百家》,恐怕以后所有传统文化题材的电影在立项的时候,都得好好考量下自己会不会遇到类似的批判。

  可以说蒋德山的做法打开了一扇举报、煽动的大门,门的背后只有无尽深渊。

  只能说蒋德山真的是想尽一切办法要弄“死”秦砚,他肯定会遗臭万年,但秦砚作为另一方的当事人,肯定也会被殃及池鱼。

  “如果没有秦砚,没有《百家》,这些糟糕的事情都不会出现。”

  还好秦砚早就做好了准备,面对网上来势汹汹的舆论并没有任何的的胆怯。

  并不是因为秦砚猜到了蒋德山会用这么阴险的计划,而是因为《百家》从一开始,就承担了秦砚超越电影本身的野心。

  从某种角度上,秦砚还得感谢蒋德山,把“电影与文化”这个话题炒得人尽皆知,不需要他自导自演去推动社会舆论的发酵了。

  等着网上对于秦砚的口诛笔伐持续了两三天,才有知名的电影媒体展出来发文说道:

  “凭心而论《百家》这部电影,对于华国文化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

  文章从一开始就在特别坦诚地表明“《百家》的确有很多不符合事实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内核并没有过度的扭曲。”

  “秦砚导演有一个观念是我特别认可的——任何一部电影都应该有自己准确的目标和全体,没有哪一部电影能够获得全世界、所有人的喜欢。”

  “那问题来了,《百家》除了赚钱以外,它还有没有自己的目标,我觉得是有的。秦导是想要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华国的文化。”

  “什么叫做文化自信、文化输出?并不是我们强行把‘文化’塞在别人的嘴中,然后强迫让对方这些东西吞下去。”

  “这种行为,只会带来别人的逆反心理。真正的文化宣传,应该让对方甘之如饴、趋之若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