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3 / 3)
这些议论,顾氏自然听了很多,但顾氏自己心大漏风,也当所有人都是如此,无意间说笑话一样,没少把这些是是非非讲给祝银屏听。
祝银屏以侯府小姐之身下嫁商贾人家,本就大大的不顺意,得知她看不上的这些人竟还反过来非议她,震惊、委屈、愤恨……这些情绪几乎将她吞没,让她和陶子谦的隔阂又加深了一层。
尤其那时祝银屏还不了解顾氏这人的品性作派,她从前见伯母在侯府内宅说一不二,也就以为顾氏在陶家也是同样的地位。在她看来,顾氏到她跟前嚼舌根,不是陶子谦直接授意,也多少有他默许纵容,只当他母子二人是一般的歹毒无礼。
之后,就像进入了连环套一样的死局:顾氏对她说了不中听的话,她就去冲陶子谦发火,陶子谦一头雾水只当她莫名其妙,然后陶子谦离家避开争吵,顾氏和她常在家中,总免不了要交谈,而顾氏那张嘴,又总是讲起不中听的话……
愤怒到极点时,她曾扯着陶子谦的衣襟,逼他将顾氏送回乡下老家,陶子谦皱着眉,冷淡地看着她,既不说是,也不说不是。
两人僵持许久,末了,他叹气,说:“便是要送她回去,也不能我们这头一吵,那边立刻送人走……须得等她自己提出来再论,屏娘,你可明白?”
那时的祝银屏不依不饶,绝不让步……
后来,她才有些懂了。即使要求别人做事,也很少直接开口,只循循善诱,不断设计,让他人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全出自本心——里外都要拿到,这是陶子谦做事的方式。
再后来,她遇上真正要害她的人,意外丧命……相比起来,从前在陶家那些不愉快,也都显得无足轻重了。
祝银屏无声看着顾氏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心里百感交集。 ↑返回顶部↑
祝银屏以侯府小姐之身下嫁商贾人家,本就大大的不顺意,得知她看不上的这些人竟还反过来非议她,震惊、委屈、愤恨……这些情绪几乎将她吞没,让她和陶子谦的隔阂又加深了一层。
尤其那时祝银屏还不了解顾氏这人的品性作派,她从前见伯母在侯府内宅说一不二,也就以为顾氏在陶家也是同样的地位。在她看来,顾氏到她跟前嚼舌根,不是陶子谦直接授意,也多少有他默许纵容,只当他母子二人是一般的歹毒无礼。
之后,就像进入了连环套一样的死局:顾氏对她说了不中听的话,她就去冲陶子谦发火,陶子谦一头雾水只当她莫名其妙,然后陶子谦离家避开争吵,顾氏和她常在家中,总免不了要交谈,而顾氏那张嘴,又总是讲起不中听的话……
愤怒到极点时,她曾扯着陶子谦的衣襟,逼他将顾氏送回乡下老家,陶子谦皱着眉,冷淡地看着她,既不说是,也不说不是。
两人僵持许久,末了,他叹气,说:“便是要送她回去,也不能我们这头一吵,那边立刻送人走……须得等她自己提出来再论,屏娘,你可明白?”
那时的祝银屏不依不饶,绝不让步……
后来,她才有些懂了。即使要求别人做事,也很少直接开口,只循循善诱,不断设计,让他人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全出自本心——里外都要拿到,这是陶子谦做事的方式。
再后来,她遇上真正要害她的人,意外丧命……相比起来,从前在陶家那些不愉快,也都显得无足轻重了。
祝银屏无声看着顾氏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心里百感交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