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1 / 3)
而第二只雕,则是挟诸王侯,以令天下。
最重要的目的,则是擒拿常歌——为此,他做了两手准备。第一手便是白苏子于行军前,将常歌拿下。若白苏子失败,他在秦岭布下天罗地网,只等常歌上钩。
他算准了,常歌定会借道秦岭,直取长安。
明面上看,如果大魏想要对五国相王宴会动手,势必会调动军队,而距离此地较近的襄阳、樊城皆属楚国,西部的上庸、汉中又属益州,魏国南阳等地虽有屯兵,但地势低平,毫无遮挡,倘若大规模行军,必然会引起注意,因此,魏国唯有自秦川以北调兵。
秦川以北,兵力最充足之处,便是大魏都城长安。
常歌惯爱声东击西、屡出奇兵,若常歌布阵此局,定会趁着长安城空虚,使一精兵小队,飞越中原脊梁秦岭,天降都城长安。
因此,司徒玄稍稍动了动谋略,五国相王以软筋散巧取,而大魏的主要兵力,则隐匿在八百里浩荡秦川之中,准备生擒常歌。
大魏左将军刘复盛反反复复地看面前这张行军图,一切皆按部就班,常歌的楚国精兵如他们所料,借到秦岭,直奔都城,可他心中莫名惶恐,总觉得一切似有何处不对。
他摇摇头:“我觉此事有蹊跷。”
泽兰温和一笑:“复盛将军谨慎,这是多虑了。”
“不。”刘复盛抬手制止,“……你未同常歌共同征战过,并不了解常歌。我曾是常歌之父常川麾下大将,常川此人便深谙兵者诡道之理,次次战役,无人能揣度出他心中所思,布阵更是留下数道后手。”
刘复盛双目出神:“而常歌,青出于蓝,比之更甚。”他摇头道,“精兵越秦岭之事,我怕……是个圈套。”
大魏几十万大军皆匿在浩浩秦川当中,此事重大,决不能出半点纰漏,泽兰进一步问道:“复盛将军此言可有根据?”
刘复盛眉头深锁,叹息一声,吐出二字:“直觉。”
泽兰笑道:“常歌再用兵如神,也不可能事事先知先觉,何况已经出现翻越秦岭的小股精兵,不正是印证巨子和复盛将军的猜想正确么?我也尊崇常将军,但敬佩的,乃其毅力与胆气。请恕泽兰直言,当今在世的诸位将军,尤其是大魏当下的这些将领,似乎对常歌的兵法……有些过于惧怕,乃至神化了。”
↑返回顶部↑
最重要的目的,则是擒拿常歌——为此,他做了两手准备。第一手便是白苏子于行军前,将常歌拿下。若白苏子失败,他在秦岭布下天罗地网,只等常歌上钩。
他算准了,常歌定会借道秦岭,直取长安。
明面上看,如果大魏想要对五国相王宴会动手,势必会调动军队,而距离此地较近的襄阳、樊城皆属楚国,西部的上庸、汉中又属益州,魏国南阳等地虽有屯兵,但地势低平,毫无遮挡,倘若大规模行军,必然会引起注意,因此,魏国唯有自秦川以北调兵。
秦川以北,兵力最充足之处,便是大魏都城长安。
常歌惯爱声东击西、屡出奇兵,若常歌布阵此局,定会趁着长安城空虚,使一精兵小队,飞越中原脊梁秦岭,天降都城长安。
因此,司徒玄稍稍动了动谋略,五国相王以软筋散巧取,而大魏的主要兵力,则隐匿在八百里浩荡秦川之中,准备生擒常歌。
大魏左将军刘复盛反反复复地看面前这张行军图,一切皆按部就班,常歌的楚国精兵如他们所料,借到秦岭,直奔都城,可他心中莫名惶恐,总觉得一切似有何处不对。
他摇摇头:“我觉此事有蹊跷。”
泽兰温和一笑:“复盛将军谨慎,这是多虑了。”
“不。”刘复盛抬手制止,“……你未同常歌共同征战过,并不了解常歌。我曾是常歌之父常川麾下大将,常川此人便深谙兵者诡道之理,次次战役,无人能揣度出他心中所思,布阵更是留下数道后手。”
刘复盛双目出神:“而常歌,青出于蓝,比之更甚。”他摇头道,“精兵越秦岭之事,我怕……是个圈套。”
大魏几十万大军皆匿在浩浩秦川当中,此事重大,决不能出半点纰漏,泽兰进一步问道:“复盛将军此言可有根据?”
刘复盛眉头深锁,叹息一声,吐出二字:“直觉。”
泽兰笑道:“常歌再用兵如神,也不可能事事先知先觉,何况已经出现翻越秦岭的小股精兵,不正是印证巨子和复盛将军的猜想正确么?我也尊崇常将军,但敬佩的,乃其毅力与胆气。请恕泽兰直言,当今在世的诸位将军,尤其是大魏当下的这些将领,似乎对常歌的兵法……有些过于惧怕,乃至神化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