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2 / 3)
祝政只轻瞟一眼,楚国将士一拥而上,将其按倒,倒提着脚脖子拖了出去。
杖刑就在殿外,这位魏使想来是锦衣玉食惯了,哪里受过这种苦楚,一声叫的更比一声凄惨,行刑完毕,拖回来时,下半截已润满鲜血,连喘气的力气都不剩多少。
祝政绕着魏使,轻缓行了一圈,垂眸问道:“你可知,为何打你?”
魏使只以气音答:“楚国……蛮夷!苛待来使!我……”
祝政轻抬右手:“再拖出去。”
“喏!”
魏使口中还叨叨念着什么,已然被楚国守卫胡乱拽着拖了出去,而太极殿上,魏使经过之处,留着一道深深的血痕。
魏国使臣被拖在大殿门口,愤恨得直咬牙。
祝政立于殿上,平静道:“倘若依你所言,你曾乃周人,我乃周朝天子。既是周天子,便是你的君父。君父在上,子民出言不逊,当杖责。”
饶是魏使也未曾想到,他竟会拿顺着他所言所说,拿来压人,偏还说得有理有据,让他无可反驳。
此时,祝政放缓声调:“现在,你方能以魏使身份入殿。”
楚廷之上,众臣子大气都不敢喘,更无人敢搀那被打得难以站立的魏国使臣。
楚国宣召使臣上殿,倘若魏国使臣不上,便是大魏有错在先,那魏使已是动都动弹不得,为了大魏面上的正理,竟扣着青石板缝往前,他以肘爬行数步,咬着牙扶住门槛,又顺着门槛摸上宫门,强撑着自己站起,刚要迈一步上殿,却听祝政问道:“我来得晚,方才魏使可有明说,此行前来,所为何事?”
尚书令上前一步:“禀先生,魏使说……‘交常歌,以谢天下’。他还说,无论是交公主还是交常歌,今日定要等上一个答复。”
“此事简单。”
↑返回顶部↑
杖刑就在殿外,这位魏使想来是锦衣玉食惯了,哪里受过这种苦楚,一声叫的更比一声凄惨,行刑完毕,拖回来时,下半截已润满鲜血,连喘气的力气都不剩多少。
祝政绕着魏使,轻缓行了一圈,垂眸问道:“你可知,为何打你?”
魏使只以气音答:“楚国……蛮夷!苛待来使!我……”
祝政轻抬右手:“再拖出去。”
“喏!”
魏使口中还叨叨念着什么,已然被楚国守卫胡乱拽着拖了出去,而太极殿上,魏使经过之处,留着一道深深的血痕。
魏国使臣被拖在大殿门口,愤恨得直咬牙。
祝政立于殿上,平静道:“倘若依你所言,你曾乃周人,我乃周朝天子。既是周天子,便是你的君父。君父在上,子民出言不逊,当杖责。”
饶是魏使也未曾想到,他竟会拿顺着他所言所说,拿来压人,偏还说得有理有据,让他无可反驳。
此时,祝政放缓声调:“现在,你方能以魏使身份入殿。”
楚廷之上,众臣子大气都不敢喘,更无人敢搀那被打得难以站立的魏国使臣。
楚国宣召使臣上殿,倘若魏国使臣不上,便是大魏有错在先,那魏使已是动都动弹不得,为了大魏面上的正理,竟扣着青石板缝往前,他以肘爬行数步,咬着牙扶住门槛,又顺着门槛摸上宫门,强撑着自己站起,刚要迈一步上殿,却听祝政问道:“我来得晚,方才魏使可有明说,此行前来,所为何事?”
尚书令上前一步:“禀先生,魏使说……‘交常歌,以谢天下’。他还说,无论是交公主还是交常歌,今日定要等上一个答复。”
“此事简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