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样一点的心思,张昭那边很快就知道了,沉下了脸,“真是没用的东西。竟然不战思退。”

  张昭好不容易拉了曹承这颗棋子上船,一切眼看唾手可得,他又怎么会愿意毁于一旦,该如何打消曹承这个念头?

  各人的心思各异,曹恒是真被如今的情况给难住了,在朝的人都是她提拔而起的人,哪一个来查曹叡的案子,其说服力比不上崔申不说,再被有心人一说动,妥妥就是她包庇曹承而有意为之。

  朝中为着这个人选吵得不可开交,曹恒此时此刻也是烦心得很,她自知朝中人选任是挑了哪一个都会让人挑刺,尤其是曹氏宗亲。

  在他们的眼里,曹承就是杀害曹叡的最大嫌疑,对,曹恒从前没有包庇过曹承没错,但不代表一心系于大魏,系于曹恒的臣子不会在查案中故意栽赃嫁祸于人,为曹恒保住曹承。

  为人臣者为帝王分忧,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曹恒的为人信得过,下面的臣子难道就真的没有一个有这样的心思?

  面对这样的质疑,曹恒能够理解,也知道他们说得都没错。别说他们有这样的担心了,曹恒同样也有,也怕这些人真为了保住曹承,而让曹叡冤死。

  崔申虽然说过曹承是有嫌疑,但并非曹叡之死就一定是他所为。

  曹恒相信了,也愿意等着崔申证明自己的想法,因此她能平心静气地告诉曹承,只要他没有做过,她就绝对不会冤枉他。

  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崔申,崔申现在不在了,曹恒心里七上八下,满脑子都是对曹承的怀疑。

  杀人的动机曹承有,甚至还是新仇旧恨,怎么看起来都理所当然,甚至这都已经有了先例。

  “依你们的意思,是要曹承如何?”一群人都不愿意给对方机会,让他们能够证明曹承的清白,曹恒也干脆地挑明了。

  “陛下,案子尚未查清,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大皇子就是杀害睿王的凶手,如何能处置?”羊祜是一听曹恒的话就立刻冒出头来,心急如焚地吐了一句,想让曹恒改变主意,无论如何都必须不能冤枉了人。

  “大魏的律法,无真凭实据不能捉人,陛下虽要严于律己,也对几位殿下要求严格,可是,那并不代表陛下能够枉顾律法。陛下能在最后查实下赦免于大皇子,旁人却未必。臣请陛下为大魏的百姓,三思而行。”程明曾是刑部尚书,刑部的事他清楚,自也是容不得曹恒坏了这么多年来大魏刚刚立起的规矩。

  夏侯尚也道:“程侍中言之有理,陛下如果无证据就拿下大皇子,从今往后,大魏之内,是不是只要怀疑就能拿下,屈打以成招,陛下,正是始于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