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翠带姐姐昨儿个还说呢,院里今年保不准能出个秀才。”玉带边给乐游梳头边说话。

  五年前,借着圣人万寿节名头,乐游以咸阳斋的名义出钱建了一个感圣抚幼院,皇帝还垂问过此事。

  当时宁原道恭顺地回答,“奴才一个阉人,名声不好,要是让人知道奴才出力了,恐怕宁可摔死孩子也不送过去。况且本就是为扬圣人仁孝教化,百姓该感念圣人恩德才是,不必知道奴才。”

  于是御笔亲书感圣二字匾额挂在抚幼院门楼,咸阳斋东家身份自此越发云遮雾罩不可说,没有哪个不长眼地敢过去撒野。去那里领养孩子,需要里正按手印担保家中人品正直,条件尚可,挑中哪个孩子也要看孩子是否同意。这比其他慈幼院都要规矩严格,但是许多人还是愿意花这个功夫,无他,院里有专人教习孩子礼仪道德,比自己家带孩子还要更精心些。而没人领养的孩子,倘若愿意念书就能跟着夫子念书,念得好的院里给出钱考秀才。不想念书也可以,安排地方当学徒也是出路,无论怎样都要学一门糊口的手艺。咸阳斋在鹤治县分店的掌柜就是最早进了抚幼院的一个孩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如今乐游的点心生意开遍了直隶,打算往辽东和漠北探探,不少伙计都是从抚幼院长大的。

  “出不出秀才倒在其次,就盼着他们能好好长大。翠带也有六个月了吧,怎么还忙活着?”乐游奇道。

  “七个月了,她待不住,每日都要在院里看一圈才行。稳婆说这样好,好生。”

  翠带三年前嫁给了一个前院护卫,两人早就熟识,大概有几分武侠小说里师兄妹的意思,后来不知怎的就彼此有意了。乐游做主婚姻,给翠带的嫁妆十分丰厚,还送出一处宅子给二人安家。把翠带调到抚幼院也是有方便小两口亲近的意思。另外里头从襁褓婴儿到十二岁孩童,大多是身世不幸的女子照看抚育,也确实需要能信得过的人管理。

  乐游不懂生产的事,不好多说,“那就好。也不知道慎哥儿到哪儿了,都这时候了,别是没接着吧。”

  这已经是夫人早起第三遍问了,玉带估么着回答:“用不了半个时辰肯定能到家,小林子和小叶子都盯着呢,您放心,肯定接的到。”

  乐游放不下心,她心思早就飞出去,索性守在尺水阁门口等着,看着垂花门望眼欲穿,要是让督公知道肯定又是一通醋。

  一个穿着粗蓝布衣裳的身影闪进垂花门,三步并作两步跪在乐游身前,“小姨。”

  “快起来快起来。”乐游紧着把人搀起来,八个月不见,她忍不住眼泪,“怎么瘦这么多啊!”走的时候还比她矮些,如今已经比她高出大半个头了,人瘦得跟猴子似的。

  宁慎已经是个翩翩少年郎模样,他在外化名乐谨,明面上是到京郊投靠亲戚的孤儿,后来去了江南青鹤书院读书。一应服侍的全都不带,又回到小和尚般自力更生的日子,还是乐游不放心,让宁原道找两个人在书院旁边落脚帮着传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