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墨骨这个人应该儘早拿掉的,最好的时机就是崩坏16年第二次卫国战争后,前任大元帅尚在,或者岳润生大元帅刚上任的时候,就应该把以“身残”为由,将墨骨从江南拿掉,让她像以前的罗汉林那样退伍,或者直接送回北境也行,反正也只是个废人,她已经没有用了。

  然而这一步被长安疏忽了,墨骨没有被拿掉,她稳稳地坐在临江军区当军事首长,就像毒蛇般潜伏,不动声色,不露于形,安静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天。

  墨骨是崩坏7年北伐后去的临江,在那里待了二十多年,她在江南的影响太深了,以临江军区为政治中心辐射,墨骨在江南地区的多年经营留下了了大量听从自己的势力,这些势力已经膨胀到可以直接影响江南地区的政治,也许和平时期不明显,可在紧急时期一下就暴露了问题,就像这次拒绝运粮的事。

  现在长安中央名义上拥有西域,江南两大地区,甚至可以直接对江南军队进行调令,但由于墨骨的存在,江南军队实际上已经变得不可靠,长安根本不知道自己对他们还有没有掌控力,中央军彻底变成了孤军。

  在国家重建,容易更改权位的时候,长安没能及时把墨骨拉下马,现在想撤她已经来不及了,如果现在强行撤掉墨骨的权力,以她在江南留下的影响力,一旦率众顺势谋反,局势将会像雪崩般垮塌。

  江南军从来没有以作战勇猛出名,但那好歹也是40万军队,40万啊!

  长安中央错了,错得很彻底,一步错,步步皆错。

  在而后的两年中,从崩坏30年到崩坏32年,长安中央试图大力发展农业,但因西域本身的气候问题,粮食不易生长,根本来不及填堵粮食缺口,在内无储备外无供应的情况下,西域地区不出所料发生了惨烈的饥荒。

  《崩坏编年史》有云:西域时饥荒,田耕粒米无收,饿殍载道,哭声直上千云霄。路见饥者,瘦如柴,因皮黄包骨,谓其名“黄骨”。偶见孕者肢瘦大肚,黄骨剖其腹,取胎童分而食之,笑开颜。11

  崩坏:起源

  崩坏:起源

  第一千一十六章 誓杀国贼

  大範围的饥荒对于长安来说几乎是绝境,但绝境不等同于死地,紧急时期有紧急对策,军队无法大规模跨境,派百来个中央戍卫军高手潜行过境还是可以的,他们在异国他乡的立方体兑换粮食放进空间袋,然后潜行送回来,不停反覆,为西域运输存活下去的希望。

  但这终究是杯水车薪,最多只能帮助维持西域四十七座主城的基本温饱,对于社会阶级低下的人来说,恐怕连“温饱”都没有,最多只是“活着”。

  而在四十七座主城之外星罗棋布的卫星城市,长安中央是真的无力顾及了,只能任其自生自灭,或者祈祷渗透出去的士兵能够多换点东西回来,儘可能地帮助这些难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