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熙淼这半个月就认认真真地在恢复文件,甚至连偷闲看个报纸都没有,硬是凭借自己过目不忘的本领把那些碎片全部还原了出来,粘贴好后一份份地交给上级。

  最终,所有证据提交军事法庭,再加上多名证人指证,其中不乏见势倒戈的亲信,刘少将理所当然地被定了罪,所有家产充公,剥夺政治权力终身,立即执行枪决。

  在一片欢呼声中,这个贪腐多年的少将终于伏法,也算是给被他残害过的烈士们一个交代。

  不过,刘少将落马后,临安军区一直没有人顶替,主要是鹰派鸽派都在明争暗斗,谁都想争夺这个老大的位置,弄得两边都上不了台,而且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

  军区里有政治手段的基本都是刘少将遗留下来的亲信,这批人在政治关系上需要“避嫌”,不可能被长安那边提拔。

  远征军里,会打仗的很多,但能当管理层的人太少,可能原来的老猫算一个,但他早已经死在了雪原里。

  最终,双方僵持不下,长安那边决定慢慢考虑,军区司令暂且不选,先空降一个指导员过来协调。

  第三百三十六章 未婚之妻

  时间暂且回到半个月前,北伐尘埃落定,共和之辉大元帅撤销了冷鸢在北伐军中的职务与兵权,单方面终止了战争,并与各方势力展开了和平谈判。

  为寻求东亚地区的战略平衡,联邦重工军团一手主导了后续发展,先是以维持地区稳定的名义驻军北境,挡住了联合军的南下计划,避免共和之辉的过激反应,变相地“保”了一下这个国家,当然,都是出于自身的利益使然。

  另一方面,联邦又暗中与北方叛军勾结,帮助他们占领了东北三省,并援助大批武器装备,构成对共和之辉的制约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军虽然撤走,联邦部队也陆续彻底,却也在东北三省留下了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叛军,且战略上直逼京首,构成了对共和之辉的战略威慑。

  为了应对,冷鸢留了白狼在北方,以防叛军突然入侵,自己带着其他人应大元帅要求返回了长安。

  很多人猜测冷鸢回来以后会大闹一番,毕竟当时杀得正血性,突然就被撤了权,这换谁都不开心。

  但冷鸢有可能是太累了,回来以后基本没有说过话,跟大元帅那边面谈完毕后就退下了,把其余的杂事都丢给了下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