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现在,除了这个,老元帅实在找不出第二种解释!

  犯这种兵家大忌的人,不是傻就是怕,冷鸢是将宗的得意门生,不可能是傻子,那唯一的解释就是怕了。

  正面渡河这种行动的伤亡是非常之大的,需要指挥官下很大的决心。

  旧时代,太祖平定八荒之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听着豪爽霸气,但实际上红军面对的压力可不小。

  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共和红军都会感觉到压力,后面这些新生代的指挥官就更不例外了。

  遇到这种渡河战役,指挥官要在心里有一个庞大的伤亡预计,很多指挥官在得知伤亡预计后往往会心寒,认为难以承受这种损失,但又不愿意后退,就会发生指挥一小股一小股部队向前突进,自以为这样损失会比较小的局面。

  而实际上,这种犹豫的打法看似单次损失小,但会像阴雨延绵一般不绝,无数的细微损失累积起来会变成庞大的数字,最后就算成功赢了下来,损失只会比果断突破来得更大,如果输了,那就是全面崩盘。

  这是将领在指挥军队中经常犯的一个毛病,犯了其实也不丢人,但问题是老元帅已经多次急电提醒冷鸢,可她还是没有纠正,依旧我行我素,这就实在让人想不通了!

  这时,另一名将领小声提醒道“大元帅,根据最新统计,我军每天平均有一个营的兵力被消灭。”

  老元帅额上的冷汗滴了下来,一个营啊,那可是400多条人命,每天一个营,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快两周,也就是说已经有4000多人的部队被吃掉了,就算按照伤亡各半来算,也已经死了至少2000人。

  这些可都是祖国的好兵啊

  第二百五十三章 全军困境

  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老元帅睁大疲倦的眼睛,拼了命地盯着战略地图,希望从那密密麻麻的战略部署中找出一点不同,好让他知道冷鸢还藏有奇谋,而不是真的束手无措,但他很快就失望了。

  冷鸢的部署非常传统,非常典型的屯兵阵型,没有任何新奇之处,要在这种传统阵型中出什么奇谋,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有一瞬间,老元帅甚至起了怀疑,难道冷鸢真的是天资不佳?北伐第一阶段的胜利纯属偶然?毕竟在第一阶段里,冷鸢那种洪流涌进的打法倒还真不需要多精良的主将指挥,主要看的还是基层军官的随机应变能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