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在当时,除了她和与她具有同等程度智慧规模的存在之外,没人能够验证。在事件前后,巨型智慧的建造虽然急速推进,但当时被当做最高机密,受到严密的保护。

  如今我们知道,她所进行的验证,比秘密进行中的基于巨型智慧的时间束理论验证实验早了大约3秒。

  到底该不该把对自己实施增脑的她视为人类对待,这个问题引发了争议。有意见认为,应该按照大脑的重量来赋予相应数量的人权,但被一笑置之。然而在第三次授予诺贝尔奖时,有过更为认真的讨论。她既是研究者,也是实验体。而有了增脑,也和人类有了少许差别。应不应该颁奖?人们众说纷纭。

  这种讨论,随着巨型智慧的急速扩张,变成了无关紧要的历史,就此淡去了。

  她本应当第四次获得诺贝尔奖,也因为诺贝尔奖本身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而没有被授予。但在巨型智慧们看来,她的最大功绩不是别的,而是对于那项工作,她投入了迄今为止的全部经验。

  她用立方体的非晶态金属体来取代自己。

  即使在巨型智慧登场很久以后的这个时代,她的成果依然广受瞩目。非晶态金属体既不是当作核心设计和培养的人脑,也有着不同于人脑的逻辑线路。她将自己成功地从人脑转移到非晶态金属体里,就像搬运一个行李一样。

  这一转移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看法截然不同。

  转移后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她确实继续着通常的活动。但是在一周后,她留下一句话“再往里走”,随即陷入了沉默。

  这是因为功能故障,还是她去了别的地方,无法判断。

  厄科的突然沉默让研究者和巨型智慧很吃惊,他们当然尝试找出原因。虽然说是沉默了,但箱子的活动比之前更为活跃,因此人们很早就达成共识,认为内部在持续进行着思考之类的活动。但至于活动的内容,却没有任何头绪。厄科的输出,基本上可以说是完全的噪声。噪声确实是包含所有信息的信号,但因为包含了全部的信息,因而也就不具有任何意义。

  人类和巨型智慧认为,即使向外界送出的信号只是噪音,但只要内部状态有秩序,就总可以进行解析吧。

  调查厄科内部构造的人类和巨型智慧,在里面发现了一面崭新的镜子。

  他们都在厄科中找到了和自己预想一样的东西。所有的可能性都被接受,所有的假说都获得了根据。如果宇宙中只有厄科和一个研究者,那大约会是很幸福的状态吧。但还有其他研究者,研究者之间需要达成一致。当研究者们阐述自己的自认为经过验证的理论时,才终于意识到他们所有人只不过是在吐露自己的内心而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