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说:“朕想过了,瑞王虽不堪造就,但他的大公子元骋却是个有勇有谋、有情有义之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有一颗仁爱之心。朕记得他十岁那年,随母亲入宫,见修剪枝叶的宫人从树上摔下来,竟不假思索地飞扑相救……此等善行,非算计可得,实在可贵。”

  包文直说:“据臣所知,他的母亲是皇后的堂妹,八年前就因病过世了,如今瑞王府已有了新的女主人。瑞王迟迟未为大公子请封世子,想来,以这位大公子的处境,也未必能如陛下之愿。”

  皇帝将写好的圣旨给他看。

  包文直接过来,看完后,深深鞠躬:“陛下为了大越江山千秋万代,实是劳神劳心。”

  皇帝在圣旨上写了两件事,一是传位于瑞王,叮嘱将祖宗打下的江山抢回来,二是立了瑞王大公子为太子,隐晦地指出了瑞王这个皇位有一半是看在皇后的这位表侄份上才拿到的。要瑞王生生死死都不能剥夺他的继承权,哪怕大公子死了,也要立他的儿子,如果大公子和他儿子都没了,那就传位给康王的儿子,如果康王的儿子死光了,就传位给端王的儿子……总之,瑞王的大儿子当不了太子,那这个皇位就给别人吧!

  这样一来,瑞王为了让自己的血脉继承皇位,只能好好照顾大公子。

  包文直说:“只怕瑞王阳奉阴违。”

  皇帝冷笑:“这圣旨,要当着瑞王、康王、端王所有人的面宣读。”

  包文直想象了一下那时候的情形,觉得这一招大概会让瑞王哑巴吞黄连……毕竟,只要皇帝一家死亡或失踪,瑞王凭借着康王和端王的支持,迟早能登上皇位。但有了一张圣旨,瑞王登基虽然名正言顺了,却也备受掣肘。

  皇帝说:“元骋年轻,你们二人宣读完圣旨,就留下来辅助他吧。朕写了一封私信于他,论关系,他既是无瑕的堂哥,也是无瑕的表哥,你由他养老,也是一样的,还免去了奔波之苦。”

  包文直暗道,从京都到江南,这奔波得也不清闲啊。但皇帝为了江山稳定,把自己和儿子的皇位都让出去了,他身为臣子,自然义不容辞。

  遂与瞿渔一起领命。

  小皇子见他们两个出来,便想进来问问父皇啥时候启程,但一转眼,皇帝又把太子叫进去了。

  皇帝传位给瑞王,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大越祖宗,唯一对不起的,便是这位从小以储君身份长大的儿子。他将人叫到身边,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发:“朕……有愧于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