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2 / 3)
书里说,虽然家长是在安抚孩子,掉在海绵垫子上也真的没多疼;但是孩子从秋千上掉下来的时候,那种害怕的情绪,还有掉下来之后,那种尴尬的情绪,家长有想过吗?
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的时候,不要用成年人的感受来代替孩子的感受,要先对孩子的情况做判断,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一下,再做处理,尤其是察觉到孩子的情绪明显很低落的时候,家长更需要给他强有力的支持和引导。
这……楚丽华突然觉得自己跟青云飞的相处模式就是因为他没有理解遇事时自己的情绪。
而且,楚丽华还发现,只要一处于爱情模式下,自己就会自动变成一个小孩子,需要对方关注呵护的小孩子。
楚丽华伸手摸了一下额头,怎么感觉这么别扭呢?这么说的话,其实问题是出在自己这边的需求出现了偏差?
把小时候缺失的爱,企图从丈夫这个可以依靠的角色上面找回来?
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楚丽华赶紧埋头书本,还是先弄清楚孩子的,一是可以好好培养小七他们;而是可以治愈自己的“孩子心性”。
可是,这样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就算我好好说了,那熊孩子就是不听话怎么办呢?惩罚他管用吗?
答案是,我们不惩罚孩子。因为惩罚孩子只会让孩子在情感上受到挫折,除此之外,孩子吸取不到任何教训。
所以我们要用情感引导的方法,让孩子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给他点厉害瞧瞧”。
比如,孩子要在晚饭之前出去和小伙伴玩,但是他很有可能会因为出去玩而错过开饭的时间。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提醒孩子,如果他错过了开饭时间,那他就不能吃甜点了。
当然,要不要准时回家,由孩子自己决定。当孩子真的错过了开饭时间,晚回家了,还跟妈妈耍赖说自己想吃甜点。
妈妈就可以先对孩子因为玩耍错过甜点表示同情,然后再跟孩子说,他自己应该为错过饭点这件事情负起的责任,那就是没有甜品吃。
要注意的是,家长只需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直接责任,不能有其他形式的惩罚,比如错过了晚饭时间就要去罚站,这就没道理了。
既然惩罚不行,那奖励呢?能用奖励的方式让孩子听话吗?
↑返回顶部↑
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的时候,不要用成年人的感受来代替孩子的感受,要先对孩子的情况做判断,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一下,再做处理,尤其是察觉到孩子的情绪明显很低落的时候,家长更需要给他强有力的支持和引导。
这……楚丽华突然觉得自己跟青云飞的相处模式就是因为他没有理解遇事时自己的情绪。
而且,楚丽华还发现,只要一处于爱情模式下,自己就会自动变成一个小孩子,需要对方关注呵护的小孩子。
楚丽华伸手摸了一下额头,怎么感觉这么别扭呢?这么说的话,其实问题是出在自己这边的需求出现了偏差?
把小时候缺失的爱,企图从丈夫这个可以依靠的角色上面找回来?
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楚丽华赶紧埋头书本,还是先弄清楚孩子的,一是可以好好培养小七他们;而是可以治愈自己的“孩子心性”。
可是,这样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就算我好好说了,那熊孩子就是不听话怎么办呢?惩罚他管用吗?
答案是,我们不惩罚孩子。因为惩罚孩子只会让孩子在情感上受到挫折,除此之外,孩子吸取不到任何教训。
所以我们要用情感引导的方法,让孩子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给他点厉害瞧瞧”。
比如,孩子要在晚饭之前出去和小伙伴玩,但是他很有可能会因为出去玩而错过开饭的时间。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提醒孩子,如果他错过了开饭时间,那他就不能吃甜点了。
当然,要不要准时回家,由孩子自己决定。当孩子真的错过了开饭时间,晚回家了,还跟妈妈耍赖说自己想吃甜点。
妈妈就可以先对孩子因为玩耍错过甜点表示同情,然后再跟孩子说,他自己应该为错过饭点这件事情负起的责任,那就是没有甜品吃。
要注意的是,家长只需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直接责任,不能有其他形式的惩罚,比如错过了晚饭时间就要去罚站,这就没道理了。
既然惩罚不行,那奖励呢?能用奖励的方式让孩子听话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