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1 / 3)
用阿德勒的话来说就是,这种争取优越感的动作总是朝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或避而不谈。
退缩反应就是在发现了自己的短处后,不去进行补偿,而是认为自己就是笨,就是没有能力,从根本上否定了自己,这样就容易让自己的自卑感慢慢地转化成为自卑情结。
自卑感其实是和我们童年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父母包容、爱护小孩,小孩就不容易感受到不平衡;如果他们忽视、冷漠,那么孩子就容易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特别溺爱孩子,那孩子一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怀疑自己,或者是过度补偿。
比如一个小孩子,她的妈妈经常说隔壁的小明学习那么好,你看看人家,这时候小孩就会产生自卑感了,觉得我是个笨蛋,妈妈不爱我。
如果妈妈说的是,隔壁小明虽然学习好,但是你也很努力,妈妈相信你能做好,这时候这个小孩就会产生优越感,妈妈是爱我的,我只要努力,就可以超越别人。
所以自卑感带来的大部分怪异行为,归根到底都是因为缺爱。小时候的环境没有办法选择,也不是每个父母都会正确地教育孩子,他们都是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在教育。
有自卑感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后,就可以试着让自己忙碌起来,用真正的成绩去建立自己的自信,在自卑这件事上,只有自己救自己,别人是没有办法的。
回想这些年,眨眼之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了。
人生中有几个三十年啊?
这一想,似乎自己还真没有什么事做的特别成功的。
可大的没有,小的……却是不少吧?
哈,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带着不自信吧?
看来,李笑来有一句话说得很对,有时候,一种情绪没办法改变的时候,就用另外一种替换它。
不如说,高兴的时候,肯定就没办法悲伤了。
↑返回顶部↑
退缩反应就是在发现了自己的短处后,不去进行补偿,而是认为自己就是笨,就是没有能力,从根本上否定了自己,这样就容易让自己的自卑感慢慢地转化成为自卑情结。
自卑感其实是和我们童年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父母包容、爱护小孩,小孩就不容易感受到不平衡;如果他们忽视、冷漠,那么孩子就容易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特别溺爱孩子,那孩子一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怀疑自己,或者是过度补偿。
比如一个小孩子,她的妈妈经常说隔壁的小明学习那么好,你看看人家,这时候小孩就会产生自卑感了,觉得我是个笨蛋,妈妈不爱我。
如果妈妈说的是,隔壁小明虽然学习好,但是你也很努力,妈妈相信你能做好,这时候这个小孩就会产生优越感,妈妈是爱我的,我只要努力,就可以超越别人。
所以自卑感带来的大部分怪异行为,归根到底都是因为缺爱。小时候的环境没有办法选择,也不是每个父母都会正确地教育孩子,他们都是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在教育。
有自卑感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后,就可以试着让自己忙碌起来,用真正的成绩去建立自己的自信,在自卑这件事上,只有自己救自己,别人是没有办法的。
回想这些年,眨眼之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了。
人生中有几个三十年啊?
这一想,似乎自己还真没有什么事做的特别成功的。
可大的没有,小的……却是不少吧?
哈,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带着不自信吧?
看来,李笑来有一句话说得很对,有时候,一种情绪没办法改变的时候,就用另外一种替换它。
不如说,高兴的时候,肯定就没办法悲伤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