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简宁本想说极端天气才开始,想想还是不要吓着老人的好,转口说:“北方人有御寒基础,也有应对严寒的经验,而且北方人本就比我们南方人耐寒。”气温突破往年的御寒极限,对南方人而言,才是一场毫无准备的灾难。

  南方不兴铺设暖气设备,农村也极少有盘火炕的人家,冬天取暖最多用火盆。

  温度徒然下降,一个冬天,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尤其是老人,岁数大了,身体恒温不好,饥寒交迫,不冻死饿死,底子弱的怕是也要生一场大病。

  “也是,多亏你当初提议建暖棚,让大家多备一些柴,咱家修院子盘那新式炕,引得村里人有样学样,”老太太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她家丫头像是早知道要降温?

  当初简宁建议王安庆盖暖棚缓解粮食危机,提议一被采纳,简宁又借口暖棚耗柴,让家家户户多垒几个柴垛子,到时候暖棚的柴不够烧,可以征用村民垒的柴垛子,也不白征用,用粗粮换。

  如此一宣布,哪家没垒几个高高的干柴垛子。

  接着又以培育木耳为由,发起捡枯木干的活动,山上的枯木断几乎都被他们村砍光光,真正用于培育木耳的枯木不到捡回来的十分之一,毕竟只一个暖棚培育木耳,根本用不完,剩下的枯木最后拿去烧暖棚了。

  自然就用不到村民们垒的柴垛子。

  后面秋猎冬猎又捡那么老些耐烧的松枝回来,种种俱像是一场隐秘的引导。

  引导大伙多备柴,猫冬才不至于受严寒影响。

  老太太隐晦又略带自豪地看了孙女一眼,吞下了脑子里的念头,有这么个精明能干又不缺乏仁慈心的孙女不能拿出去夸,还真是憋死个人了!

  次日,气温又降了两度,逮捕野鸭子再次提上日程。

  这回就不让孩子们参与了,连去捡鸭蛋的妇女都挑最壮实的。

  在断崖下扑腾两天,收获颇丰,捡回来一筐筐冻鸭蛋和野鸭子。

  酷寒下鸭蛋冻得贼硬实,石头一样,卖是卖不掉的,索性全分了,自家吃,鸭毛是好东西,经过集体商议不卖活鸭,全拨了毛要么卖冻鸭肉,要么卤一卤,做酱板鸭什么的真空包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