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什么都没分析出来!”

  “什么都没有?”

  “就喊了那么一嗓子,能分析出什么来呢?不过,第三个人的声音我倒是分析得非常充分,因为他不但说了很多话,还唱了很多歌。可以断定,他的年龄在十八岁到二十二岁之间,原籍在濑户内海一带。”

  “啊,不用了,不需要分析他的声音。”

  “是吗?为了分析他的声音,我下了很大的工夫呢。他的音质很好,这么好的声音,是非常罕见的。”

  马场这么一说,把俺吸引住了:“那就请您说说吧?”

  “您不是说不需要吗?”

  “也不是完全不需要,您就说给我听听吧!”

  “那我就说说。人说话,您权且把它当作一种音。”

  “您是指唱歌?”

  “不,比如说吉他的音、小提琴的音、贝斯的音,都是弦乐器的音,但您听的时候被引发的感情是一样的吗?”

  “这要看是什么曲子了。”

  “当然,欢快的曲子、悲伤的曲子,演奏曲子的内容不同,给予人们的印象是不同的。我指的是乐器本身发出来的最基本的声音,难道您不认为不同的乐器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吗?比如说,小提琴让人感到悲伤,吉他给人的感觉是热情。古典音乐的作曲家们作曲的时候,总是把演奏时使用什么乐器考虑进去,因为每种乐器发出的音各具特点,听到某种乐器的音,自然就会引起人的某种感情。作曲家巧妙地利用了各种乐器的特点……我想说的是,人说话的声音也是一样的。”

  “是不是人们常说的这个人说话的声音好听,那个人说话的声音不好听?”

  “差不多。笼统地说是好听,其实让人觉得好听的根本原因是这个人的音域和音质。对于声音,根据听的人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的方式也很多,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好听和不好听两种。说话的声音给人的印象之多,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的想像。比如在文学上有这样的表达,那个人的声音像天堂的音乐,那个人的声音像铁丝……以上是作家井上靖和狮子文六对人说话的声音的形容,还有一位女作家林芙美子,她描写某人说话的声音是渐渐埋到地底下的叫人讨厌的声音,可怕不可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