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提到“澜家”这两个字,便是给孙允最大的暗示。

  既然知道对手是澜家,还敢这样许诺的,的确只有天家了。

  孙允在西南的日子里,一直和佘志业藏在澜仲禹的羽翼之下,自然也亲眼目睹澜仲禹是如何被击溃的。

  如今皇权日益壮大,麾下奇才辈出,澜家丢失了西南便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或许这天是要变了,澜家日薄西山已在眼前。

  是时候该弃旧图新了。

  孙允终于说了,将当年军资大案的始末说得明明白白。

  当年卫慈让位,先帝另立储君,不久驾崩,新帝得登大宝,但澜戡觉得新帝德不配位,想要拥立他人,甚至取而代之。

  在以澜戡为首的澜氏集团与天家斗争的漫长岁月里,一代人老去,同盟之中中坚力量渐渐退出舞台,新锐领袖慢慢崭露头角。

  澜戡退居丰州,京师核心从澜戡转接到澜宛身上。而当年那个孤军薄旅的天子,也已经长出了更为丰厚的羽翼。

  唯一不变的,是澜氏的野心。

  澜家一直在暗地里筹备军饷,储备军力,更是联合多衣国打造辎重。从东南到西南,从丰州到博陵,澜氏如日中天。

  澜戡厌倦了继续和天子兜兜转转的政治游戏,他也察觉到了卫袭的成长,便想要速战速决,快些解决这心头大患,联合沈和吴家一同协商谋反大计。

  那时孙允是绥川刺史,也是澜家早就揽入阵营的一员要将,彼时他正在绥川与边境贼寇作战,与兵部尚书佘志业一块儿打起了军资的主意。

  事实上他们得手了多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