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孔。这是一个会意形声字,金文上面的字型是“辟”,意思为躲避陷阱,引申为环绕,圆形;下面是个“玉”,表示这是一种玉器。故此可知“璧”字在金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的意思相同。

  历史上著名的和氏玉璧即为圆形有孔的环状美玉,这一形状与传国玉玺记载的方圆四寸可谓相差天壤之别。因此秦始皇命人所制的传国玉玺绝不可能取材于和氏璧。

  曾有学者认为传国玉玺应该是秦始皇命人采蓝田玉雕制而成。这种说法比传国玉玺由和氏璧制成合理,但是忽略了秦人的信仰。战国时代的人,大多信仰天命鬼神。秦始皇亦不例外。他既命人刻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又怎么会随意挖块玉石就做传国玺?这显得有些儿戏。再者,始皇帝若真是在统一之后才采得宝玉制玺,此举也应被视为天降祥瑞,应该大肆宣传,史书上也要大书特书才是。但却没有一点记载。显然传国玉玺并非一统之后采集制成,而是将当时已经存在的宝玉雕制而成。既然此玉又不可能是和氏璧,因此我们必须问,这块雕制成传国玺的宝玉到底从何而来?

  要解开这个问题,首先必须研究一下秦始皇一统的历史进程。嬴政在其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二百三十四年发动大规模的统一战争,先后吞并韩、赵、魏、燕、楚、齐,并于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称帝。

  令人觉得暧昧的地方在于,第一,齐国在纵横时期并没有与其他五国结盟,反倒与秦国保持着连横关系。第二,较之其余五国的大战,秦国吞并齐国完全是兵不血刃。第三,秦国虽然在吞并六国后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并且称帝,但之后仍在对南越以及北方用兵。

  由此可以看出,秦始皇是在吞并齐国后得到了称帝必须的条件,即相对趋于稳定统一的中原地区和可以用来告天下的受命于天的神器。这神器就是姜太公被分封齐地时就已经秘密收藏的,从女娲时代留下的宝玉。

  为什么商末还用来祭祀天帝的宝玉,在周朝被隐匿了起来,而之后秦皇虽得到,知道它的价值,却也没有详细的说过这件事呢?

  历史上对商亡的原因概括为荒淫无道、施行暴政、屠戮忠臣那么几条。而提到荒淫无道必然提到酒池、肉林、鹿台、妲己……

  妲己这个女人同在她前朝的妺喜和后世的褒姒比起来,可是不名誉得多。不但千百年来饱受世人的唾骂和批判,还荣登古今中外第一红颜祸水的“妖后”宝座,甚至成为神话小说《封神榜》中的第一大反派——千年九尾狐狸精。

  封神榜上说:妲己姓苏,原来是姜国苏护之女。苏护因为得罪了纣王,送女进朝歌。恰巧因为之前商纣王侮辱了天帝女娲,女娲就派出九尾狐狸精取代了苏护之女,要她迷惑商纣,断送他五百年基业。

  但是,小说毕竟是小说,历史上的妲己是怎样的呢?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提到妲己的只有这么几句:

  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集解皇甫谧曰:“有苏氏美女。”索隐国语有苏氏女,妲字己姓也。

  杀妲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