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3 / 3)
如果我们能够不偏见地认为“神话只是神话”,理性地去还原神话的本来面目,像分析阪泉和涿鹿这两场大战一样,还原出一个客观的历史真实,那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我们可以应用形式逻辑来推理出传说中的女娲补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淮南子?览冥篇》上说:往古之时,四级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火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练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鳖足以立四极。
从《淮南子》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个怎样残酷的世界:苍天破了个洞,带着火的石头掉下来,燃烧地上的一切;同时不知从何而来的大水咆哮而来,把赖以生存的山洞给淹没。没有食物、没有温暖,有的只是数不清的死亡。族人一个个死去,瘟疫又流行开来。巨大的秃鹫从天而降,吞食来不及埋葬的尸体。此情此景在中华大地的原始居民眼里和世界末日有何区别。即使在几千年后的人看来,也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也许有人会问,是什么造成了这场浩劫呢?《淮南子》上说得清清楚楚,以现代的科学来对照书上所描述的,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这是一场由彗星或者陨石坠落而造成的劫难。海啸、地震还有强烈的冲击波……这样的灾难即使到了今天,人类恐怕也没有办法战胜。我们可以想象在女娲所处的那个蛮荒年代,部落的首领带领她的族人通过排水,修补破裂的山洞,寻找干净的食物和水源,并且最终带领他们在这场浩劫中存活下来后,她还不够被部落的人民当成神明来景仰吗?
女娲补天的背景和经过是值得推敲的,那传说中女娲补天的五色石又是什么呢?要弄清五色石,我们必须弄清是哪五色。从中华文化的信仰来看,所谓的五色也就应该是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的白、青、黑、红、黄五色。至此我们也可以推敲出,女娲补天或者说她修补他们居住的山洞时,所用的其实不仅仅是石头,而是自然界中一切存在的物质。至于后世流传下来的所谓五色石,则更应该是事后女娲族人用来祭祀的某种石头。这种石头,我们再一次从中华文化中去推测,理应就是玉石。
中国人对玉石的崇拜从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可是对玉崇拜的缘由却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但如果考虑到在这场浩劫中,玉被女娲用来拯救族人后祭祀上天。那么中国人对玉的崇拜的根源也就能了解个大概。更有意思的在于,玉石本来就有赤玉、白玉、青玉、墨玉和黄玉之分。这一点恰好又能用来证明传说的五色石就是玉石。
在那场世纪浩劫之后,玉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上的信仰和寄托。之后的历代部落也对女娲留下的那块玉石进行祭祀,把它当成一种神圣的存在。这种祭祀直到商末周初才中止。
周武王在承接他父亲的基业后,在晚年依靠太公望等人的辅佐,推翻了商朝的统治。之后周王朝建立了一番彻底的改制。这场改制最重要之处在于他把女性从一个独立的人变为男性的附庸,成为奴隶和财产的一部分。尽管在周以前,已经是一个男权社会,并且可能已经有了宗法制度,但远没有周之完全彻底。在很大程度上商朝王位的立储仍要考虑到王后的作用。只有王后所生的嫡长子,才能被立为太子。商纣年纪虽比微子启小,但因母贵为皇后而成了太子。这与后世的母依子贵是不同的。 ↑返回顶部↑
《淮南子?览冥篇》上说:往古之时,四级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火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练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鳖足以立四极。
从《淮南子》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个怎样残酷的世界:苍天破了个洞,带着火的石头掉下来,燃烧地上的一切;同时不知从何而来的大水咆哮而来,把赖以生存的山洞给淹没。没有食物、没有温暖,有的只是数不清的死亡。族人一个个死去,瘟疫又流行开来。巨大的秃鹫从天而降,吞食来不及埋葬的尸体。此情此景在中华大地的原始居民眼里和世界末日有何区别。即使在几千年后的人看来,也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也许有人会问,是什么造成了这场浩劫呢?《淮南子》上说得清清楚楚,以现代的科学来对照书上所描述的,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这是一场由彗星或者陨石坠落而造成的劫难。海啸、地震还有强烈的冲击波……这样的灾难即使到了今天,人类恐怕也没有办法战胜。我们可以想象在女娲所处的那个蛮荒年代,部落的首领带领她的族人通过排水,修补破裂的山洞,寻找干净的食物和水源,并且最终带领他们在这场浩劫中存活下来后,她还不够被部落的人民当成神明来景仰吗?
女娲补天的背景和经过是值得推敲的,那传说中女娲补天的五色石又是什么呢?要弄清五色石,我们必须弄清是哪五色。从中华文化的信仰来看,所谓的五色也就应该是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的白、青、黑、红、黄五色。至此我们也可以推敲出,女娲补天或者说她修补他们居住的山洞时,所用的其实不仅仅是石头,而是自然界中一切存在的物质。至于后世流传下来的所谓五色石,则更应该是事后女娲族人用来祭祀的某种石头。这种石头,我们再一次从中华文化中去推测,理应就是玉石。
中国人对玉石的崇拜从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可是对玉崇拜的缘由却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但如果考虑到在这场浩劫中,玉被女娲用来拯救族人后祭祀上天。那么中国人对玉的崇拜的根源也就能了解个大概。更有意思的在于,玉石本来就有赤玉、白玉、青玉、墨玉和黄玉之分。这一点恰好又能用来证明传说的五色石就是玉石。
在那场世纪浩劫之后,玉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上的信仰和寄托。之后的历代部落也对女娲留下的那块玉石进行祭祀,把它当成一种神圣的存在。这种祭祀直到商末周初才中止。
周武王在承接他父亲的基业后,在晚年依靠太公望等人的辅佐,推翻了商朝的统治。之后周王朝建立了一番彻底的改制。这场改制最重要之处在于他把女性从一个独立的人变为男性的附庸,成为奴隶和财产的一部分。尽管在周以前,已经是一个男权社会,并且可能已经有了宗法制度,但远没有周之完全彻底。在很大程度上商朝王位的立储仍要考虑到王后的作用。只有王后所生的嫡长子,才能被立为太子。商纣年纪虽比微子启小,但因母贵为皇后而成了太子。这与后世的母依子贵是不同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