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2)
“甲骨飞熊也认为朱棣是个暴君,相反认为建文帝倒是一个不错的君主。他认为传国玉玺经过几年藏匿后,在建文帝执政时,有人经方孝孺献给了朱允炆。可建文皇帝还没来得及辨别真假,他那个四叔叔就要清君侧,发动靖康之役。建文四年,公元一四○二年,南京城被燕王的军队攻破。建文帝也失踪了。”
“那么也就是说,传国玉玺此后就一直和建文帝在一起啦。好,把两个千古之谜扯到一块,倒也方便解决。”他回头看了一眼田珺手边的密码箱,说,“这个里面可能封存着两个千古疑案的真相呢?哈哈,我越来越喜欢了。那么甲骨飞熊对建文帝的下落也有推断吗?”
“嗯,建文帝没有死,而是逃走了。”
“这个几乎都被公认了,关键是逃走之后的下落,甲骨飞熊说了吗?”
“说了,他说建文帝逃到苏州,后假扮成僧侣跟船出海了。”
“那么就是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建文帝和传国玉玺罗?”
“他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建文帝没有去南洋,而是往东洋去,结果就不明不白地漂流到了南太平洋的某个小岛,后来又飘到了美洲。所以甲骨飞熊认为传国玉玺应该隐藏在美洲。”
“太不可思议了。”田珺惊讶地不知说什么好。“这会是真的吗?”
“我倒觉得非常有可能。”网维说,“如果他逃到苏州,再往其他地方逃的话,自然是乘船出海了。不是有报道说建文帝曾到过穹隆山。”
“我可不这么看。凭什么就往苏州逃,再出海啊。不是也有报道表明云南还是贵州,有朱允炆的后代吗?他为什么就不能往内地或者南方逃呢?”
“呵呵……所以说你不懂。”网维对老同学也毫不客气,“从理论上来说,除了北方确实往哪里逃都有可能。但从条件上来说,却只有从水路上逃。要知道北人乘马,南人乘船。朱棣的军队原是与蒙古对战,他的战马和骑兵能力都比朱允炆的脚力快得多。如果走陆路,建文帝根本没有可能逃脱,唯独乘船,他才有机会逃脱。而从苏州出海是最可能的。苏州在元末明初时是江南经济贸易的中枢,造船工艺也早在元朝就达到出海远航的要求。传说中的富商沈万三不就是出海经商发财的嘛。再者元末之时,苏州是张士诚的地盘,朱元璋建立皇朝后,对这里一直进行高压政治。对江南的读书人一向猜忌得很。一直到建文帝以后才开始拨乱反正,建立了一个文人朝廷。因此建文帝在靖康之难后逃到苏州,文人们自然会为陛下鞠躬尽瘁。后来不是还有大批文人为他殉难。 ↑返回顶部↑
“那么也就是说,传国玉玺此后就一直和建文帝在一起啦。好,把两个千古之谜扯到一块,倒也方便解决。”他回头看了一眼田珺手边的密码箱,说,“这个里面可能封存着两个千古疑案的真相呢?哈哈,我越来越喜欢了。那么甲骨飞熊对建文帝的下落也有推断吗?”
“嗯,建文帝没有死,而是逃走了。”
“这个几乎都被公认了,关键是逃走之后的下落,甲骨飞熊说了吗?”
“说了,他说建文帝逃到苏州,后假扮成僧侣跟船出海了。”
“那么就是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建文帝和传国玉玺罗?”
“他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建文帝没有去南洋,而是往东洋去,结果就不明不白地漂流到了南太平洋的某个小岛,后来又飘到了美洲。所以甲骨飞熊认为传国玉玺应该隐藏在美洲。”
“太不可思议了。”田珺惊讶地不知说什么好。“这会是真的吗?”
“我倒觉得非常有可能。”网维说,“如果他逃到苏州,再往其他地方逃的话,自然是乘船出海了。不是有报道说建文帝曾到过穹隆山。”
“我可不这么看。凭什么就往苏州逃,再出海啊。不是也有报道表明云南还是贵州,有朱允炆的后代吗?他为什么就不能往内地或者南方逃呢?”
“呵呵……所以说你不懂。”网维对老同学也毫不客气,“从理论上来说,除了北方确实往哪里逃都有可能。但从条件上来说,却只有从水路上逃。要知道北人乘马,南人乘船。朱棣的军队原是与蒙古对战,他的战马和骑兵能力都比朱允炆的脚力快得多。如果走陆路,建文帝根本没有可能逃脱,唯独乘船,他才有机会逃脱。而从苏州出海是最可能的。苏州在元末明初时是江南经济贸易的中枢,造船工艺也早在元朝就达到出海远航的要求。传说中的富商沈万三不就是出海经商发财的嘛。再者元末之时,苏州是张士诚的地盘,朱元璋建立皇朝后,对这里一直进行高压政治。对江南的读书人一向猜忌得很。一直到建文帝以后才开始拨乱反正,建立了一个文人朝廷。因此建文帝在靖康之难后逃到苏州,文人们自然会为陛下鞠躬尽瘁。后来不是还有大批文人为他殉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