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7)
对于答案,明夷点到为止,有些事大家都清楚,清朝自入关以来做的那些事,总以为大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遗忘,其实谁都忘不了。
天下百姓以田地为根本,多少人手里没有田地,没有田地就意味着没有粮食,就是让百姓活不下去。
“当年曹操得以打下天下六州之地,就是实行屯田制,如果不想圈出来的地分给别人,也有别的解决办法,屯田。”明夷知道太皇太后想说什么,继续把另一个主意丢出来。
太皇太后捻着手中的佛珠,明夷说的这些话何意,太皇太后明白,可是想做起来不像说得那么容易。
“还有另一个办法。提高农作物的收成,这就要看看大清能不能寻到相关的人了,而且愿意花上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来培育出比现在的作物更好的种子。产量一提高,很多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明夷想到的是上辈子的水稻之父,他的贡献如此的伟大,且看大清能不能寻到同样的人来,若是做成,利于天下,也利于后代。
“此类之事,非一日可成。”明夷提醒,想要做成一件事没有那么容易,更别说现在这个科技不发达,或许太多的人都没有想过利用开发达到推动国家的发展。
太皇太后见明夷说着说着陷入沉思,听得挺好的,唤道:“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一并说了,我等着你呢。”
明夷一下子回过神来,笑得显得无奈地道:“外祖母,国家大事我们说了算?”
“在你看来我们皇上是一个听不进谏言的人?天下之人,若能说出利于天下,利于百姓之言自当听从。你我是皇上身边的亲人,更应该多帮皇上着想,出出主意。”太皇太后觉得玄烨不是那种听不进去人劝的皇帝,有好的主意,无论谁给出的,玄烨都能听得进去,这一点太皇太后可以肯定。
“大清规矩,后宫不得干政。”明夷同太皇太后提醒那么一句,不允许自家的外祖母揣着明白装糊涂。
太皇太后撩起眼皮的道:“我们干政了?有些事我们想到的,提醒皇上一句罢了,都是考虑大清的问题,何来干政之说?”
哈哈哈,明夷真想笑出声来,好在想起一旁的人,忍住了。除了皇太后外,淑慧长公主也是自己人,虽然听着自家的母亲和明夷讨论起国家大事来,你来我往的压根没有压力,淑慧长公主也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插话。
明夷以眼神控诉的看向太皇太后,无声的询问太皇太后,你莫不是在开玩笑?
太皇太后绝对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改日皇上来了,你把你的这些主意整理整理,好好地同皇上说说。若不然,在静宜园你挺闲的,把这些事办起来也行,缺什么人我给你配上。”
听听太皇太后的话,明夷目瞪口呆,怎么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呢?
↑返回顶部↑
天下百姓以田地为根本,多少人手里没有田地,没有田地就意味着没有粮食,就是让百姓活不下去。
“当年曹操得以打下天下六州之地,就是实行屯田制,如果不想圈出来的地分给别人,也有别的解决办法,屯田。”明夷知道太皇太后想说什么,继续把另一个主意丢出来。
太皇太后捻着手中的佛珠,明夷说的这些话何意,太皇太后明白,可是想做起来不像说得那么容易。
“还有另一个办法。提高农作物的收成,这就要看看大清能不能寻到相关的人了,而且愿意花上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来培育出比现在的作物更好的种子。产量一提高,很多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明夷想到的是上辈子的水稻之父,他的贡献如此的伟大,且看大清能不能寻到同样的人来,若是做成,利于天下,也利于后代。
“此类之事,非一日可成。”明夷提醒,想要做成一件事没有那么容易,更别说现在这个科技不发达,或许太多的人都没有想过利用开发达到推动国家的发展。
太皇太后见明夷说着说着陷入沉思,听得挺好的,唤道:“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一并说了,我等着你呢。”
明夷一下子回过神来,笑得显得无奈地道:“外祖母,国家大事我们说了算?”
“在你看来我们皇上是一个听不进谏言的人?天下之人,若能说出利于天下,利于百姓之言自当听从。你我是皇上身边的亲人,更应该多帮皇上着想,出出主意。”太皇太后觉得玄烨不是那种听不进去人劝的皇帝,有好的主意,无论谁给出的,玄烨都能听得进去,这一点太皇太后可以肯定。
“大清规矩,后宫不得干政。”明夷同太皇太后提醒那么一句,不允许自家的外祖母揣着明白装糊涂。
太皇太后撩起眼皮的道:“我们干政了?有些事我们想到的,提醒皇上一句罢了,都是考虑大清的问题,何来干政之说?”
哈哈哈,明夷真想笑出声来,好在想起一旁的人,忍住了。除了皇太后外,淑慧长公主也是自己人,虽然听着自家的母亲和明夷讨论起国家大事来,你来我往的压根没有压力,淑慧长公主也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插话。
明夷以眼神控诉的看向太皇太后,无声的询问太皇太后,你莫不是在开玩笑?
太皇太后绝对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改日皇上来了,你把你的这些主意整理整理,好好地同皇上说说。若不然,在静宜园你挺闲的,把这些事办起来也行,缺什么人我给你配上。”
听听太皇太后的话,明夷目瞪口呆,怎么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