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愣了愣,虽不愿意,还是应道,会,本就艰难,还遭镇压,只会反得更厉害。

  太傅眼中笑意更浓,既知如此,那应当如何办?

  他叹道,能活下去,吃上饭,家人有希望。

  太傅颔首,那老臣给殿下出个主意,不发赈灾银两,由朝中出资在南怀加紧修建水利工事,只要家中男丁到工事干活,便可领当日工钱和粮食,哪日不来,哪日便没有,如此,人栓在工事上,有余粮,有银钱,不会落草为寇,工事修好之后又可抵御水患,一举三得,殿下觉得如何?

  他茅塞顿开。

  太傅又笑,因时因地制宜,却不可回回都如此用,殿下的路还长,老臣若有不在的时候,殿下需沉得下心来,想清楚乱为何会生,当如何做,才能釜底抽薪……

  李彻眸间微沉。

  遂又想起近时,他在文山遇刺之后,太傅同他道起,遇刺一事事关重大,恐怕不是一方所为,而且行事能做到如此隐晦,是早前便想好了退路,不会被轻易查到,但陛下越沉得住起,旁人越捉摸不透,对方才会越加试探,试探才会露出马脚,所以,陛下要露面,却不公然露面,再借风寒加重多在东昌侯府留几日,虚实参半,自然会有人打听蛛丝马迹……

  而他那时,也确实顺藤摸瓜,揪出了惠王。

  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是黄雀放的,宁王借他的手除了惠王……

  这一幕,太傅也没有想到,所以他在源湖遇刺后,太傅才会情绪激动气到中风。

  早前的幕幕,如浮光掠影,又历历在目。

  蝉是黄雀放的,温余海又何尝不是借宁王和惠王之乱,巩固了自己在朝中的势力?

  他指尖微微滞了滞,似是想起什么一般。

  李彻忽然想起太傅问起他的话,为何会生乱?乱从何起?如何做才能釜底抽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