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黄昏时微雨新霁,秋暑之气稍稍退去。书看得累了,从凉榻上起身去卷帘子,院子里月色澄清,长河灿烂,竹影扶疏处几点流萤明灭,我忽起童心,想叫端儿一同来看。回头却见他埋首灯下,额上细汗涔涔也顾不得擦。我欣然微笑,倒真是个做学问的人,这样耐得住热。

  自牧哥哥出征以后,前方捷报不断,拓拔烈看上去神清气爽,永平一声驾到还没喊完,他就出现在门首了。我趋步上前去迎,他长臂一伸将我捞在怀里,还没等我开口提醒,就被他堵着嘴亲了一下。

  我推了推他,他这才看见儿子,正提着笔尴尬地僵坐在那里。拓拔烈施施然放开我,眯着眼睛责问道:“父站子坐,你知礼乎?”

  端儿抽了下嘴角,一副“又不是我要看,你干嘛吼我”的表情,遂放下笔起身,不亢不悖地回道:“嫂溺叔援,儿权宜也!”接着又不紧不慢绕过桌案,磕头道:“儿臣给父皇请安!”

  拓拔烈抿了一下唇,我暗自好笑,连辩才第一的杨桢都不是他的对手,这回却被一个黄口小儿噎得没响儿了。“起来吧。”他绷着脸打发儿子回凤掖,谁知那小家伙还不起身,正色道:“父皇,儿臣有本奏。”

  “你有本奏?”拓拔烈勾唇笑了起来,解开外衣坐下,木犀忙端了茶上来,“那你就说说看吧。”

  原来刚才那会儿,小家伙还真写了个奏本,他双手将文牍托于额前,让永平转交到拓拔烈手中。就见他低头略略整理思绪,复抬首道:“父皇,儿子近来读史,曾问过先生,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先生答儿臣说,‘周朝王道衰败,孔子担任司寇,受到多方嫉害阻挠,他自知政见不会被采纳,主张无法实施,就褒贬评定了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作为天下评判是非的标准,使国家政事通达。儿臣读史,也懂得了‘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的道理,可是儿臣却读不到代国的国史,儿臣深以为憾。”说着真就蹙起眉头拧成个“川”字,少年老成的模样害得我险些要笑。“故儿臣上疏,想请父皇修一部《代史》。”

  拓拔烈合上折子,掩去嘴角一丝笑意,故意挑衅说:“孔子的时候,上无圣主,故而得不到任用,所以才撰写《春秋》,留下一部空洞的史文来裁断礼义,当作帝王法典。端儿是以为,朕也不是圣明的天子,所以要修史来裁断是非?”

  面对父亲时不时的为难,他好像也习以为常了,起先还会嘟着嘴做一脸无辜相,不过很快就知道,这招只对我管用,他爹向来是油盐不进的。他复又埋首整理思绪,很快,抬头回道:“《春秋》扬善贬恶,推崇夏、商、周三代盛德,褒扬周王室,并非仅仅讽刺讥斥呀。父皇是英明的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获见过白牛凤血这样的祥瑞,是受命于上天的,应该修史颂扬父皇的功德。再说,士贤能而不被任用,是做君主的耻辱;君主圣明而功德不能被传扬,是史官的罪过。若不记载天子的盛德,埋没功臣、世家、贤大夫的功业,罪过就实在太大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